□ 记者 徐宁 于锋
文旅重点实验室是我省文旅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文化和科技融合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平台。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三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名单,共有6家实验室入选。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国家级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15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文旅重点实验室如何依托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运用前沿科技和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引领文旅新风尚,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采访。
构建新场景,给观众提供更高的“沉浸度”
沉浸式体验是现代文旅消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今,无论是大报恩寺的数字复现,还是“数字金陵图”,都通过现实场景及数字场景的构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造一种全方位感受的环境构造。
这种互动式展览,是3D数字艺术呈现技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实验室以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积极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将历史遗迹、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高精度、高真实感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再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人们对环境的感受主要来源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其中视觉感受是最重要的部分,占比超过80%。”新型显示与沉浸式感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显示中心主任张宇宁向记者介绍,实验室主要提供视觉解决方案,推动彩色全息光波导、三维光场显示技术等“硬核科技”的应用,从而提供更高的沉浸度。
“科技和文旅相结合,可以造就新的业态,同时文旅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新的需求,促进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张宇宁说,特别是一些新兴技术,需要场景去应用、去推广,而文化旅游这个场景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应用场景点,“现在一些三维立体屏或异形立体屏,加上一些数字内容的构建,成就了不少网红打卡点和地标性场景,这就是科技改变文旅业态的典型。”
记者了解到,在我省10多个文旅重点实验室中,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元宇宙文旅场景应用技术研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已经展开了围绕元宇宙技术与文旅应用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与综合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副VR眼镜能让人突破现有维度,身临其境观赏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红色旅游,看一场在线数字展览……
加“数”新传承,给“老古董”注入数字基因
古籍是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图书馆人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命题。此次入选的古籍保护与活化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以南京大学与南京图书馆的丰富古籍资源为基础,结合数字技术,在古籍保护修复、活化利用等方面做出探索。
“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达40万册,依托丰富的馆藏,我们推出‘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系列课程,让学生们走近古籍,体验法帖传拓、套色印刷、活字印刷等传统技艺。”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李丹介绍,这门课程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优秀案例。但由于雕版制作费时费力,成本也高,将珍贵的馆藏古籍“复原”成雕版,再让学生们学习雕版印刷技艺是一大难题。
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晓亮的建议下,该校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副主任时文甲将激光雕刻技术运用到雕版刻制上。以往,一名刻工每天只能在木板上刻40个字左右,而激光刻录机器仅用一分钟就能刻出一个字。“有了这个技术,我们能高效地将珍贵的善本古籍重新变成雕版,然后再进行印刷,化身千百,高度还原,为古籍的传承和普及找到了新途径。”李丹介绍,实验室研发的这个激光刻录古籍雕版技术,已在南京图书馆和省内多家图书馆得到推广。
在多个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高科技的赋能、数字科技的不断应用,让古老的文物和江南园林重新焕发光彩。
依托南京博物院建设的金属文物保护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研发“AMT复合剂ACN2”材料,能有效去除千年青铜器上的锈斑,抑制病害的扩散;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文物无损检测与安全溯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采用电子扫描、热成像等技术,实现了文物的无损检测;依托南京林业大学的江南园林遗产保护与活化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着眼于江南园林遗产的保护技术研发、修复材料研发、活化利用遗产资源等课题,让江南园林保持历史风貌。
搭建新赛道,给“科技+文旅”装上“数据大脑”
国庆假期,“水韵江苏”持续“热辣滚烫”,从景区、博物馆、银联以及百度、美团、同程、携程等企业平台传来的数据,如流水一般汇集到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观众人次、增长率等各种统计数据一目了然。
文旅消费大数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主任蔡晓川告诉记者,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他介绍,以往获得文旅消费数据,限于样本数量,往往不够精准,行业数据又有着“横向不可比、纵向不可加”等问题。实验室依托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可以从源头上汇聚景区、企业、银联等多方文旅消费大数据,解决了数据不全、获取难的问题。
“这些数据通过实验室原创的大数据测算模型,可以较精准地推出客流测算、消费分析、景区监测、风险预警等服务,推动数据赋能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服务提升,进而揭示消费趋势。”蔡晓川介绍,解决了源头的数据来源与中间数据加工环节,在应用尾端,可以将游客画像、城市画像、企业画像,通过多种方式向市县企业免费共享,为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记者了解到,实验室现有涵盖文化、旅游、文物的三大主题库,拥有37个子库、3.2亿条文旅行业数据的家底,从位置交通、入园便捷度等八大维度构建了景区服务质量大数据评价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实验室已面向全省13个设区市、95个区县文旅行政主管部门、40家涉旅企业免费共享文旅数据450万条,涉及客情分析、消费分析、服务质量、商户分布等20个模块、91个维度,实现全省文旅行政主管部门全覆盖,旅游相关核心指标全覆盖。2024年已进行文物安全预警43次,形成文物安全执法闭环。形成红黄蓝分级评价体系,为全省53家重点景区假期治安、1.64万家文旅场所安全巡查提供数据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要求,健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张宇宁认为,“科技+文旅”相互融合的示范应用与迭代发展,可以很快变成现实生产力,进而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助力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