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清澈的爱】穿越时空遇见你——“心佑”女孩 踏梦而行
2024-10-05 18:21:00  来源:我苏客户端  
1
听新闻

“南京,赐予我第二次生命的圣地,有让我念念不忘的医生,让我永怀感恩的医院”

“一切就像一场梦”

“这场梦治好了我的病”

……

这些话来自于江苏《风流一代》2019年第22期杂志发表的一篇作文。作文的作者是一名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13岁藏族女孩——彭毛切吉。

2024年9月5日,已经19岁的彭毛切吉和爷爷索南才仁,时隔六年又一次踏上了开往江苏的列车。此时的彭毛切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饱受先天性心脏病折磨、心怀忐忑前往南京求医的孩子。已经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的她,健康明媚、快乐活泼、充满朝气,正怀揣着新的梦想和期许奔向自己全新的人生旅程!

彭毛切吉自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稍微跑一步就会胸闷气喘,平时要靠吃药维持病情。2018年,彭毛切吉病情加重,吃药已无法缓解症状,手术成为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但是,青海当地的医疗条件极其有限,根本做不了这样的手术。而彭毛切吉的父亲早逝,只有爷爷奶奶跟她相依为命。70多岁的老人没有经济来源,对于孙女的病急在心里却一筹莫展。

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前方指挥部了解到彭毛切吉的情况后,联系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护士长汪露印象深刻:“她当时已经很严重了,再晚一点可能会失去手术机会。”

2018年5月,在江苏、青海两地的接力帮助下,彭毛切吉和其他几位同样饱受先心病煎熬的小患者,被“心佑工程”团队从青藏高原接来江苏南京接受了免费手术治疗,成功补“心”。

“长大了,我也要当医生!”在康复返乡前,彭毛切吉一番质朴的话语,逗乐了医院的叔叔阿姨们。

彭毛切吉补“心”手术圆满成功

正是这一段重获新生的温暖经历,让当时年仅13岁的藏族小姑娘无比感激,返回家乡后,她就写下了这篇题为《有一种感恩叫亘古不变》的作文(杂志发表时将标题改为《我到南京来治病》)。

2019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又一次奔赴青海为孩子们做术后检查。此时的彭毛切吉已经完全康复,可以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了。此时的她在心中再次默默许下心愿:去江苏!去学医!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彭毛切吉很用功。为了激励自己,高中三年,彭毛切吉一直都在用珍藏的“南京画笔”记笔记。这些画笔是她补“心”成功出院时,一位听说她的故事后专门赶来为她送行的南京小学生送的。所以对于这些满载回忆的“宝贝”,她一直无比珍惜。

彭毛切吉一直珍藏的“南京画笔”

事实上,被救助后,彭毛切吉和南京的缘分从未停止过。

2019年,由于品学兼优,彭毛切吉成为江苏新疆西藏青海少年手拉手夏令营中的一员,再次来到南京,她结识了江苏省少工委副主任徐美华。为了帮助彭毛切吉,以及更多的"彭毛切吉们",徐美华和众多江苏爱心人士组建了帮扶微信群,一直资助着彭毛切吉以及像她一样的孩子们。群内的江苏爱心人士已从最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目前接近两百人,他们都在为西部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贡献力量。

所幸的是,彭毛切吉没有辜负这些江苏爱心人士的期盼,也没有辜负自己这六年的努力。今年高考结束后,她收到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医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梦想成真!

上大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彭毛切吉常常到海拔3700米的牧场帮爷爷放羊。放羊,在彭毛切吉患病的那些年是从来不敢想的事。“做手术之前,稍微跑一步路,就会觉得胸闷,喘不过气,小时候就很少和爷爷到牧场来。”彭毛切吉说:“手术后,不仅能帮爷爷分担家务,中考时还顺利地参加了50米跑、800米跑。现在不管是家里条件,还是我自己都在越变越好,真的特别棒。”

而出发前,爷爷也一直对着彭毛切吉念叨:“不要忘记江苏对你的帮助,要懂得感恩。去江苏念大学要更加勤奋地学习。”

9月7日,也是大学报到的日子,跨越2000多公里,经历了2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彭毛切吉和爷爷索南才仁顺利抵达了大学所在的江苏淮安。

紧凑的行程,再加上海拔和天气的变化,让彭毛切吉身体有些疲惫,但这个19岁女孩眼里闪烁着兴奋的神采,她说:“虽然很累、很困,但心里也充满向往。”

令彭毛切吉万分惊喜的是,让她最惦念的“江苏恩人”耿叔叔也第一时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耿直在学校和彭毛切吉相遇

这位耿叔叔,就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耿直,他也是“心佑工程”团队的主力医生、总协调人。

在彭毛切吉手术后的这六年里,耿直一直很关心她的健康和成长。除了时常通过电话短信联系外,几乎每次到青海开展健康帮扶工作时,耿直都会专门去看望彭毛切吉,复查她的健康状况。六年来的关心,彭毛切吉早已将耿叔叔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6年来,耿直多次去青海看望彭毛切吉

看到健康长大,如今已经考上大学的彭毛切吉,耿直很感慨:“当年我们一直小心浇灌的一个‘小花骨朵’,现在绽放成‘花朵’了。希望你将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耿直发布的朋友圈

耿直在朋友圈晒出收到的便签

六年前初见时,两人是医患关系;六年后,两人亲如家人。彭毛切吉和久未见面的耿叔叔说起了近况。耿直告诉彭毛切吉,前不久自己和同事们又去了一趟西藏为高原地区的孩子们做免费先心病筛查,还接了将近100个先心病孩子到南京来做手术。耿直也邀请彭毛切吉,如果周末有空,也可以去南京看看。彭毛切吉高兴地答应了,她说:“我很想去,到时候也能做志愿者出份力,当年如果没有江苏的叔叔阿姨们帮助,我没做成手术,那我现在可能没有这么幸运。”

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彭毛切吉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说:“江苏的救助不仅延续了我的生命,也拓宽了我的眼界。如今我已经成为健康医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我想跟帮助过我的江苏医生一样,去帮助更多藏区和我一样的孩子。”

六年前,在江苏对口支援的帮助下,彭毛切吉的生命得以延续,也为她打开了崭新的人生篇章;六年后,彭毛切吉又成为江苏医疗帮扶的志愿者,找到了未来的人生新方向,他们的“新生”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原地区像彭毛切吉一样得到过江苏医疗帮扶援助的患者还有很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高原地区严重缺医少药,新生儿死亡率很高。1952年,原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在西藏昌都地区成立了昌都民族卫生工作大队,从全国各地抽调医疗技术人员到高原地区开展医疗帮扶援助工作,其中不少队员都来自江苏。

据原昌都民族卫生工作大队江苏队员华国玮回忆:“那时候,高原地区人口很分散,为了能服务更多老乡,我们工作大队又被分为三个中队在高原地区巡回开展工作。当时,交通很不便利,爬雪山、乘牛皮船、过溜索……我们每天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给老乡看病,但是我们都不害怕,我们都有坚强的意志。我还记得当年高原地区白内障病人很多,帮他们动了手术,他们能看得见了,高兴得不得了。有一个老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年他都在我们巡诊的时候到山上去找点鲜花,送给帮他做手术的医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为了救助更多高原地区的患者,7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江苏医护奔赴高原地区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他们时刻践行仁心仁术,把青春奉献给了高原上最需要他们的患者。

如今,江苏在对口支援地区持续开展“组团式”医疗援助工作,连年开展的“心佑工程”“心连心”“脊梁工程”等健康帮扶行动,让越来越多像彭毛切吉一样的高原地区患者恢复健康,开启新的人生。

标签:
责编:吴冠文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