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城市高铁第一隧”的苏州东隧道掘进工作顺利推进 ——
“超级大动脉” 穿城入心奔未来
由中铁十四局施工的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控制性工程苏州东隧道日前正式开始盾构掘进,标志着全国最长城市高铁隧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王艳 本报记者 邵丹 摄
□ 本报记者 田墨池 李睿哲 杨频萍
9月13日14时,中铁十四局通苏嘉甬Ⅰ标项目总工郭晓炜,正对盾构附属设备、智能设备进行日常巡检维护。“自苏州东隧道开掘以来,已盾构掘进1950米,完成掘进任务量的16.7%。”郭晓炜自豪地指着身后的设备说:“苏州东隧道被誉为‘中国城市高铁第一隧’,全力推进隧道掘进工作,是保障高铁线路后续施工、苏州东站顺利建设的基础。”
提起“穿城而过”的“地下高铁”,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任规划师王康也无比兴奋:“苏州东站,是策动城市能级向上跨越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一旦项目落成,将给城市发展带来诸多新可能。这,对全省都有示范意义。伴随社会期待不断增加,它甚至可能成为苏州未来的新名片。省内规划界也都在热切关注着这座获批建设的江苏首个地下高铁站。”
对城市而言,建“地下高铁”究竟意味着什么?规划和建设“地下高铁”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前瞻布局 ——
增补东站为苏州未来提供战略支撑
“预计2027年启用的苏州东站,是正在修建的通苏嘉甬高铁规划站点之一,不只体现了苏州市的前瞻布局,其诞生也是出于形势所迫。”王康表示,通苏嘉甬高铁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大动脉”上此前已经布局了10座车站。
“既如此,为何后期要特意增补苏州东站,而且选择的还是地下高铁项目?”
“你看看苏州东站选址在哪?”王康手指地图:“苏州工业园区。”
他直言,新站之所以放在中心城区而非市郊,因为这里才是推动苏州发展的“引擎”与“心脏”。但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地面之上哪有大量闲置空间?因此高铁站房修建、铁轨铺设,需要考虑“沉入地下”。
事实上,苏州工业园区2022年8月发布的新版规划,也指明了未来苏州东站与城市发展的联系。规划提出,在进一步做强“环金鸡湖城市主中心”的同时,将重点打造未来苏州的两大城市副中心。其中,南部副中心又称“吴淞湾未来城”。未来城的板块功能,就重点包括了苏州东站综合开发,以及纳米城、科创人才社区、滨江城市客厅的打造。
作为“吴淞湾未来城”的核心项目,苏州东站还拥有一个“重量级头衔”——建成后,它将是“长三角区域首个汇聚高铁、城际铁路、市域轨道、城市轨道的地下高铁枢纽”,同时也是展现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风貌的重要窗口。
“修建一座站,造福整座城。”王康感慨,苏州增补东站,这是在为城市的未来提供战略支撑。在城镇化率已经达到100%的中心城区擘画“未来副中心”,对进一步吸引外来商务人口,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性要求,这也就迫切需要苏州东站这样一座大型枢纽车站来完成“泵血”。接入车站的,正是北连南通、南接嘉兴与慈溪等地,跨越“长三角”苏浙两省的通苏嘉甬高铁线路。
“利用高铁站点布局,把南来北往的人群吸引至苏州工业园区,形同于为苏州这座‘地表最强地级市’的‘心脏城区’,接通‘超级大动脉’!”王康说。
城市的跃迁,离不开主城拉动。除苏州东站外,今年8月,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宁芜铁路扩能改造施工现场,随着南京南隧道“宁芜号”盾构机的刀盘缓缓转动,投运已有89年的宁芜铁路,改线绕道从城市地下穿越的工程,进入了盾构施工的新阶段。
“1935年启用的宁芜铁路,见证了南京主城区的发展,对南京有着独特的意义。因此,扩能改造、规划新线路时,没有彻底放弃宁芜铁路同南京主城的联系,而是优化了线路的区位布局,让新线路适度偏离老线,并从城市下方穿越。”有规划人士向记者解读,这样做不只在于留住城市记忆,而且为南京的发展保住了一条交通命脉,“振兴宁芜线,赋能金陵城。”
挑战不小 ——
高铁“上天入地”得算长远“综合账”
在主城区或新城CBD建“地下高铁”,战略意义非比寻常,但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就地铁来看,地下施工相较地面而言,成本往往高出3—5倍。由于高铁建设对工艺要求更高,地下与地上的施工投入差距只会比地铁更大。
既如此,高铁“入地”到底值不值?
这还得算笔“综合账”——
“你可能想不到,据测算高铁走地下穿城而过的总投入,反而更少。”苏州市铁路与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睿告诉记者, 地下施工只是苏州东站综合工程的一部分,“按工程总投资,即‘地方测段征地拆迁费加工程费用’来看,若采用地面上的高架方案,测算出的征地拆迁费用为75.3亿元,而走下沉穿行的‘凤里街隧道方案’,则可节省资金28.1亿元。”
城市算“总账”,不只要考虑资金,还有土地和空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殷铭表示,当高铁站有必要与主城区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时,“下沉”就成为更好的选择,“土地紧缺,地下高铁线路和车站的建设能有效缓解空间压力、减少地面占用,并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商业综合体‘垂直缝合’,提升通勤效率。”
“虽然在江苏乃至国内,‘地下高铁’总体尚属‘新鲜事物’,但纵观全球,铁路在地下‘穿城、进心’,已有百年历史。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大城市,都有铁路‘上天入地’进入市中心的成功案例。”在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看来,每座城市都面临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沿城市道路平面推进铁路布局的方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对城市发展和地面交通的分割影响日益明显。这一背景下,让城市铁路立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记者了解到,既有的宁芜铁路在南京市沧波门至古雄段,有37处平交道口。每逢早晚高峰时段,铁路道口拥堵的情形可想而知。
“为此,宁芜铁路改线,通过挖掘地下隧道,穿越城市下方,不仅避免对南京南站‘新CBD’造成交通分割,更留下了宝贵的地面空间与土地资源,可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开发价值,让居民生活出行更加安全舒心。”杨涛表示,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转型期,城市规划会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轨道交通建设,城市交通有望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跨越。
对于“地下铁路”建设方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此前也曾表示,实施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将彻底化解原线路穿城而过带来的割裂城市、噪声干扰、污染排放、交通拥堵等问题,既符合南京市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又打通了城市发展脉络,对加快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增强路网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往空中发展,向地下挖掘”,算的都是长远的“综合账”。借助高铁线路下沉与地下车站的建设,未来城市核心区的人口承载力将大幅提升。
当然,铁路下沉也并非对所有城市适用——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通甬高铁”项目设计负责人刘玉龙告诉记者,“高铁下沉”要充分考虑两类挑战:首先,地下空间后期改造困难,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远期可持续性,铁路地下车站及其配套工程从规划起便要反复论证,研判区域的定位、城市设计。其次,“地下高铁站”一般规模及埋深较大,对地下工程有一定的创新要求。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后续利好巨大,但地下高铁项目回收成本需要周期,因此也要进行风险评估。
更深拓展 ——
城市客厅撬动更多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高铁”将为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无限潜能。王康构想道,“地下高铁线路和地下站房的布局,或能进一步撬动地下空间的利用——营造新型城市空间,打造‘地下枢纽城’?”
事实上,这一想法并非“天方夜谭”。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按开发利用的深度一般可分4层——地下0—15米属于浅层开发,用于建设地下市政设施及商业娱乐空间等;地下15—30米属于次浅层,地铁、雨水调蓄、地下工业等集聚于此;地下30—50米属于次深层,适合建设地下高速公路、管道物流、特殊线路;地下50米以下属于深层,可用于部署军事工程、危险品仓库、冷库、油库等。
“这一分层方法其实并不固定,只要技术允许、有性价比,30年后或许‘负50米’也只算‘浅层地下空间’。”有专家表示,目前江苏省内乃至国内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总体介于地下10—20米,利用效率和开掘强度不算高。
相较而言,根据新加坡制定的该国地下空间规划,该国部分地下空间内不只设有商业综合体,还包括了地下交通、地下管网、仓储设施等,规划利用最深处已达地下100米。
“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转型期。随着对立体化交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未来城市规划会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杨涛认为,虽然这一过程可能会遇到诸多难题,但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创新,城市交通有望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跨越,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环保的通勤选项。
国内外一些已投运的“地下铁路”与“地下火车站”,给城市带来的变化,也勾勒出令人向往的图景——
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地下火车站,是始建于1903年、位于曼哈顿中城的纽约中央火车站。该站站厅虽在地上,站台和轨道却沉入地下。如今仍然运转的纽约中央火车站,每天能容纳75万人次来往穿梭于CBD。与此同时,该站地面站厅也成为纽约的地标性建筑、公共艺术馆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是“缝合”城市地下与地上两个空间,历史、文化与经济的“拉链”,为国际超级大都市的建设提供支撑。
在国内,较有代表性、已建成投运的地下火车站,包括深圳福田中心高铁站、天津于家堡高铁站等。其中,福田站位于市中心,于家堡站选址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及商业区的核心地带。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深圳中心商务区地下的福田中心高铁站投运后,实现了与香港中环半小时通勤,织密了经济联系,提升了福田CBD的地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更多地下高铁站,其实已在路上。“今年8月30日,通苏嘉甬高铁苏州东站枢纽及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另外,正在建设的北沿江高铁海门北站、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站,同样是采用了地下车站的形式。从铁路车站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角度看,这样一批地下车站的陆续实施,将为站城融合发展提供经验,为城市交通枢纽TOD建设提供新的案例。”江苏省铁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