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活水润田畴 优灌促丰收 宿城拧紧“节水阀”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024-09-25 06:4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正值水稻抽穗扬花期,宿迁市宿城区屠园镇古河村稻田里,郁葱的水稻长势喜人。8月27日清早8点不到,种植大户许军和运南干渠一支渠的管水员伍士民已在地头查看灌溉情况。

“南边这片水量差不多,稻田灌‘饱’了。走,到西边那块地看看,准备开闸放水。”伍士民说,要根据水稻长势情况进行灌溉,科学管田。

宿城区是全省“三农”比例最高的主城区,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也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市、区)。目前,全区完成改革面积63.61万亩,超额完成改革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核验,改革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18,农业灌溉方式逐渐从大水漫灌走向节水灌溉,有效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综合手段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有利于缓解用水紧张态势,保障用水安全。

许军承包的3万多亩田地周边斗渠实现“装备升级”,取水口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实时监测,用水变得“精打细算”。

有了硬件设备和水价机制的双重助力,村里的用水效率大大提高了。“种多少水稻、小麦,都有一笔精细的‘水账’,水利技术员经过实地多方测算,帮我们实现了精确供水。种植成本降低了,一亩地灌溉水量在500立方米左右,水价仅50多元。”许军乐呵呵地说,抽穗扬花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环节,不能缺水,精准供水实现浅水灌溉,能更好地保花增粒。

田地灌溉好坏,影响稻谷品质和产量。“农田灌溉不是用水越多越好,如果超过合适的量,不仅浪费水,还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宿城区运南灌区管理处负责人张林说,为确保灌域在灌溉高峰期安全,他和同事们连日来24小时巡查,严防大水漫灌和“跑冒滴漏”。

精打细算,告别漫灌。宿城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深化农业水权改革。2022年,该区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创新开展宿迁市首例农业与生态水权交易,皂河灌区通过节水改造,将189万立方米的水量指标有偿转让给蔡集镇牛角居委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记者了解到,宿城区在保障灌区正常用水权益的同时,将灌区的水节约下来向多行业流转,为开展区域、行业用水权交易和全面盘活用水存量积累了经验。去年9月,江苏润城排水有限公司与江苏京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再生水水权交易合同,交易2万立方米市政及环卫用水。宿城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谭光耀介绍说,再生水具备“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特性,这一交易在减少新水取用的同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供水系统韧性,助力解决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争水”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明确要“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建机制、控水量,不断强化种植户的节水意识。“以前都是大水漫灌,现在都知道农业灌溉也要节约用水。”古河村村民田广山说。

环环相扣的精准管理,拧紧农业“节水阀”。为持续巩固改革成果,宿城区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价改革“四项机制”,多措并举探索创新,用2到3年时间,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下一步,围绕全区产业布局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打造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度管理,实现灌区闸泵群多目标联合调度,在保障农业灌溉的前提下,优先上游供水,实现一水多用、高效利用。探索实施用水大户、家庭农场等参与工程管护、节水奖励模式,不断激发群众节水积极性,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宿城区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春说。

记者 史伟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