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写下了在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南京晨报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相信》,聚焦各行各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实践,走进他们的人生,聆听他们的感悟。
刚刚过去的暑假,江苏省演艺集团的苏州评弹演员蒋春雷、黄庆妍夫妇和他们的一双徒弟是在跑码头中度过的,每个码头一待就是大半个月,望着台下准时出现的老面孔,瞧着书场几近九成的上座率,看着台上不断成长的小徒弟,蒋春雷和黄庆妍的心中满是欢喜:只要继续坚守,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苦练一心攻三弦:他跟人聊天时手也不停
从1991年进入苏州评弹学校学习开始,蒋春雷、黄庆妍和评弹已经磨合了33年;而从1996年俩人正式走到一起,这对既是事业上的搭档又是生活上的恩爱夫妻,也已经度过了默契而又坚守的28年。当再次翻开过去的时光,相较于几十年的坚持,两人一开始选择评弹的原因就显得有点“随意”了。
蒋春雷、黄庆妍虽都是南通启东人,但在接触评弹前没有任何交集。1991年上半年,苏州评弹学校到南通招生,上中学的蒋春雷虽对评弹一窍不通,但凭着对文艺的热爱就去报了名,而黄庆妍这边,用她的话说其实这场报考也是“稀里糊涂”,在中学文艺队的她,当时只是听团委老师的话,背着手风琴去少年宫表演了一下,没想到那竟是评弹学校的选拔初试。
虽然黄庆妍也就这样继续“稀里糊涂”地经过层层筛选进了评弹学校,但真正学起来,是很努力又自觉,“哪怕是下雪天,手伸出来僵得不得了,我们也都准时准点在走廊里一字排开练乐器。”黄庆妍说的乐器,是男演员主攻的三弦和女演员主攻的琵琶,对刚入学的他们来说,学乐器是一大难关,从一开始最简单的空弦弹拨,到能慢慢两手配合,中间出了很多状况,“因为不熟练,上下一滑,手指经常会被钢丝弦割出一道小口子,轻的有血印,重的在滴血,那怎么办呢,就用胶带裹一下再练。”黄庆妍记得,有时中午吃完饭没事儿,女孩子们就站着找个台阶,脚一垫开始练,练的时间一长,腿都是麻的,如果琵琶稍微重一点,大腿上的印子能好长时间都消不掉,所以有时候黄庆妍很羡慕男同学练的三弦。三弦就可以带着走东走西,男同学哪怕跟人聊天,手却是不停的,“练得很自然,跟生活好像就契合在一起似的。”
而这种“境界”的达成也是男同学们刻苦的结果。三弦和琵琶有一个不一样,琵琶有品,三弦无品,靠的就是手感,而一开始蒋春雷手指跟手指之间掰不开,摁出来的音准都不准,他只能天天给手指像跳舞劈叉一样“压韧带”,哪怕平时在聊天,都会很自然地压一压,把指间跨度打开,直到形成肌肉记忆。“我是韧带比较差的,一直保持一个角度,弹到后面都麻掉了,后来音摁准了,移把位,移来移去,一开始真的是差一点三弦都要飞出去了。”蒋春雷说,就这样大家日复一日地练,无论是学乐器还是学苏州话,技术技巧也就这样慢慢掌握了起来。
初上“三尺落魂台”:她回去整整抖了一小时
通常,评弹演员表演的地方叫书场,舞台上会摆放一张桌子、两把高脚椅,那叫书台。对于年轻评弹演员来说,“那真的是‘三尺落魂台’,第一次上台,等我把第一回说完退到里面,我抖了整整一个小时。”黄庆妍记得十分清楚,到三年级下半学期,她和蒋春雷就跟师父袁小良、王瑾出去开始“闯江湖”“跑码头”了,这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只有能单独演出且单场能挑2小时、演满60场以上,才能进入毕业程序。一开始,老师在台上演,蒋春雷和黄庆妍就在台下听,再拿个录音机录,偶尔帮老师唱个开篇。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等过完年的四年级下学期,在无锡港下镇,两人才迎来了首场正式演出。
书场在镇上的老街,这可能是蒋春雷和黄庆妍学习评弹以来也好,实习以来也好,遇上的条件最差的一家,里面还是泥地,没有自来水,用的是煤炉。但哪怕就是这样一个破破的小书场,就把第一次正式登台的蒋春雷和黄庆妍搞得紧张得不得了:上台前一晚还在翻来覆去地背词、练唱段,第二天一早起来马上两个人又开始对台词,临了上台面对观众,蒋春雷只觉得手也在抖,三弦也弹不开,讲话声音也是抖的……
好在有惊无险,两人还是平稳熬过了那长达1个小时的上半回演出。就这样,蒋春雷、黄庆妍和另一组搭档又一起合作了3个码头后,才在无锡北大街的一个大剧场里开始了两个人的单独演出,“我们是实习生,白天场是没有资格的,只能演晚上场,而且我们是独立完成一部长篇演出后才回的学校,这是我们的硬杠杠。”
现在,蒋春雷和黄庆妍每年还会到处跑码头,一年差不多能演个一百几十场,再往前,一年演个两三百场也是有的。虽然如今上台对两人来说已是驾轻就熟,但是每每第二天有演出,两人依旧会认认真真背台词。别的不说,一部长篇往往台词量超30多万字,能100%记牢是不大可能的,“都是要提前一天背明日的,哪怕以前背过那也必须背,哪怕背到凌晨两三点钟,这点内容也肯定是要完成的。”
收徒传承也忐忑:还没到尺寸,怕耽误人
在这个暑期苏州张家港的一个老书场里,长篇评弹《孟丽君》正在开演,蒋春雷和黄庆妍新收的徒弟们跟着师父踏上了“三尺落魂台”历练,不放心的黄庆妍拿着手机在台下给徒弟又是拍照又是录像。
“今天他们的表现,目前来说是勉强及格吧。”在当天演出散场后,蒋春雷对徒弟们给出了非常严格的评价。在蒋春雷看来,现在徒弟们还处于打基础阶段,“其实她们嗓子好、形象好,但如果不经过传统长篇评弹的历练,它的技巧性,包括传承,就不到位。所以说,再好的演员也必须是三尺书台上要站得住脚,然后再走向其他舞台展现风采。”
其实对收徒这件事,蒋春雷和黄庆妍一开始也是忐忑的,一是觉得还没到那点尺寸,怕耽误了别人;二是因为收徒弟还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蒋春雷说,现在跟师跟他们当年跟师完全不一样,以前是和师父在码头上同吃同住,就像一家人一样融合进去才有着紧密传承,人生观等很多方面也受到师父很多影响,“所以一开始我们也没敢收,是磨合了一年多,才正式收的徒弟。”
谈到师父,弹词名家袁小良、王瑾夫妇,蒋春雷和黄庆妍也是满满的自豪,“对艺术非常执着和认真,一个技能、一个创新,都是从老师那边学来的。”同时在黄庆妍心目中,两位师父也是“洒脱”人,对她和蒋春雷有点“散养”的味道。比如,年轻的时候蒋春雷和黄庆妍参加单位的一些比赛、集体节目,领导只是把剧本交到他们手里,还需要自己谱曲,而为获得一个好成绩,他们就去找师父,结果师父直接“生硬”地拒绝了,说坚决不会帮。“而且两位师父从来都是把艺术、把技能放在第一位,你跟我关系再好都没用。在舞台上你没做好就说你没做好,要改你就要练。”所以师父就像一个标杆,“可以让你一直要去追求,要去追赶,确实是蛮有价值意义的。”蒋春雷说。
除了单位里的徒弟,蒋春雷和黄庆妍在家里也还有个“小徒弟”。“姑娘今年18周岁了,也在评弹学校学评弹,下半年就四年级了。”但黄庆妍觉得,孩子可能做评弹演员还欠缺点火候。“不过时代不同了,年轻人的择业方向很广,未来如何到时候再看吧。”
吴侬软语谱新曲:20多人的团一年演3000场
在蒋春雷、黄庆妍两人刚毕业的时候,从常州开始到浙江北部,苏州评弹的农村市场非常大,但是书场多是私人开办,完全市场化,所以要想“粉丝”留得住,水平必须过得去。在他们印象中,新世纪头几年,张家港那边一个镇上可能就有三四家书场,“我们每天都要凭本事竞争观众,今天你这儿有几百个人,明天可能你没本事的话就‘掉人’了,竞争非常残酷。”但随着社会发展娱乐方式的日渐丰富,想要留住“粉丝”,水平高已经只是其一。
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曲艺团(评弹团)副团长的蒋春雷近年来也想了很多,整个评弹团也做了不少积极有益的尝试。如今,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有演员20余人,40岁以下青年演员占比50%,一年演出超3000场(以长篇为主),演出地除了在本地,周边的上海、无锡、常州,远的到浙江嘉兴、杭州、宁波等,同时还创作、排演了一批优秀新曲目,其中,蒋春雷和黄庆妍也在评弹创作上获得不少殊荣:从试水的小作品《无悔》《大爱》,到前段时间刚拿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节目奖提名的中篇《大德曰生》,当然还有首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苏州评弹长篇作品、行文30余万字的张謇题材的《强国梦魂》……现在想想,蒋春雷和黄庆妍觉得还是得感谢师父,幸亏师父把他们逼出来,才把有些本事在无形中给练了下来,“创作中,我们不是守着过往一成不变,比如在情节上编排上比较快,一些谱曲、伴奏也都是新编的,以丰富剧目音乐元素,吸引更多人来欣赏评弹”。
蒋春雷说,现在除了传统剧场,当前评弹在像平江路、山塘街等热门旅游景点也有了阵地,契合游客属性与需求,主要演的是经典开篇,故事简短节奏快,台下观众基本就以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为主,包括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宜,有评弹团演员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评弹、爱上评弹。
蒋春雷和黄庆妍认为,作为国家级非遗的苏州评弹与江南文化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也是评弹的生命力所在,“相信在社会发展和政策支持下,各方面的需求也好,各方面的消费也好,肯定会越来越多,我们评弹演员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我们相信现在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关键还是要继续坚守下去”。
【时代记录】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的是历史的记忆与智慧的结晶,延续着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前,面对全球化浪潮,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聂龙妃 吴旭渤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潘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