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面对“未来之问”,江苏如何作答?
2024-09-02 06:52: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颠覆性的产业变革在当时留下一连串未来之问。10余年后的今天,江苏以104.7万辆新能源车年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产业发展“一路疾驰”。

把握住当时的“未来”,江苏成就了“现在”。眼下,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先导性力量,“未来产业”成为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经济筋骨”。

如何以未来产业赢得产业未来?8月31日,以“创新缤纷世界 未来赋能产业”为主题的2024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清单涉及21个试点区域,12个产业领域,一幅产业集群“未来式”图景,逐渐具象化。

发力原始创新,为发展“育动能”

重构创新版图、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未来产业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如何超前布局未来?江苏路径明晰,任务明确。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我们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未来产业形成蓬勃发展态势、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氢能等领域走在前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表示,将坚持前瞻布局、系统谋划,“体系式”催生未来产业拔节生长;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盘棋”推动未来产业布局优化;同时坚持金融赋能、场景牵引,“多元化”打造未来产业企业集群矩阵。

在大会的未来产业企业产品区,可以看到“未来产业”已经“遍地萌芽”: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批量生产的卫星,华能金坛参建的世界首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无锡盘古新能源全国首条钠离子电池柔性量产线生产的高能量密度钠电芯……10余家未来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科研目光放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上,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发力。

“我们致力于打破国外对高效能碳纤维原纸技术的垄断,实现核心材料国产替代。”国科领纤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展位,公司总经理吴刚平正为观展者讲解产品性能,“一位企业代表希望和我们建立合作,将我们的碳纸产品应用到氢能燃料电池和制氢系统相关产品。”

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未来产业“育动能”,我省未来产业不仅是“小荷已露尖尖角”。“江苏在前沿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氢能等赛道,已呈现‘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竞相发展态势。”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现场发布《2024江苏省未来产业发展报告》,一组组数据,印证江苏大地蓬勃“新”意。

——全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数量近1700家,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营收总规模超5000亿元;

——苏锡常城市群在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等赛道优势明显,均位列全球未来城市(集群)前20强;

——截至2024年7月,全省未来产业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14.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3万件、增长5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30%;

苏州、南京等地形成以“设备辅材—衬底外延—器件”为核心、以下游应用为支撑的第三代半导体完整产业链,张家港、常熟、武进等地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链条布局,浦口、吴江、如皋等地形成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整机制造等多环节布局,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产业链条铆合共生的背后,是多项未来技术“里程碑式”的突破。

“6G将加速全社会智能化转型。制造业大省江苏可提前发力,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建议,未来要加快移动信息网络重大专项启动进程,在6G底层支撑技术体系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以5G向6G演进发展为契机,大力开展“低空智联网”“云网路协同车联网”等未来产业重大应用场景的试错应用与技术适配性探索。

“江苏有能力有责任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挑大梁,应争当领头雁、突击队。”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表示,未来要围绕自主创新发展的全产业链同步研发(ABRDPM)科技产业体系,按照“1+N+X”模式打造战略性新兴科技产业集群,推动中国质量强链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通转化链条,为产业“增韧性”

循着“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科学指引,江苏于悄然蓄力中描摹未来产业的轮廓与肌理,打通产业创新转化链条,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增韧性”。

在这场大会上,各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负责同志、科研平台代表、重点领域企业代表齐聚,共同探讨未来产业创新链条的形成机制。

未来产业,“风起”于创新策源——

眼下,连云港港附近海域,国内首艘集多种创新节能方式于一体的科研平台“创智号”试验船刚刚完成多个航次的试验任务,验证了节能装置在实际海况下的节能效果。400公里之外,无锡澄西船厂码头,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正式进入码头舾装调试阶段,服务我国深远海绿色智能装备研制的又一利器即将登场。

两艘“移动的海上实验室”,均携有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的创新基因。

“未来产业报告让我看到江苏发展未来产业的底气与魄力,太湖实验室作为创新平台,有能力也有义务持续提升创新策源牵引力。”大会的创新氛围,让参会的太湖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项目主管李振旺倍感振奋。

在江苏,以太湖实验室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持续向“高能级”挺进。苏州实验室全力打造全球材料创新高地,紫金山实验室牵头承担国家6G重大科技任务,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加快建设,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等加速预研……以“大平台”“大设施”为核心,战略科技力量“聚合”不断增强,“0-1”的原始创新在此勃发。

未来产业,“云涌”于创新主体——

6.82平方公里的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深藏一批细胞与基因技术产业的创新“强将”:从全球首个全人源CAR-T产品到国内首个肿瘤下一代测序技术大通道试剂盒,再到国内唯一获得美国“孤儿药”资格认定的通用型细胞治疗药物,一系列首创成果从企业迈向世界。

企业集聚的江北新区,是江苏未来产业企业矩阵中的一枚“模块”。目前,全省高成长企业不断涌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势而强,本土创新型领军企业接续攀高,“小而专”“大而强”企业呈进阶成长之态。

为进一步放大企业集聚优势,瞄准高水平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省发展改革委现场发布“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21个试点区域覆盖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泰州等地,涵盖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等12个产业领域。

“我们会以试点为牵引,在关键工艺、上下游核心材料、产品开发方面形成产业聚集和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南京特色的细胞和基因技术产业生态,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副主任杨涛充满信心。

拥有40余家涉氢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张家港,成为了氢能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张家港市重大项目推进中心主任郑远表示,将按照试点发展要求,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统筹产业布局,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长三角“氢走廊核心点”。

引入金融活水,为未来“筑生态”

未来产业,是数据、人才、金融、科技的美美与共。聚焦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培育链路,江苏拿出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的政策支持,全力护航未来产业“赢未来”。

一边是技术待转化,一边是市场找技术。大会现场,12家未来产业企业代表与地方投资项目完成签约,支持政策叠加市场需求,创新潜能全面释放。“政策贯穿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建设期及投产后的各个阶段。”签约结束后,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宪岭期待立刻着手项目实施,让先进技术在新型储能领域大放异彩。

科研成果落地,产业发展向新,离不开政策支持,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浇灌。随着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发布《未来产业金融服务方案》,又一片创新繁花即将盛开。

“截至7月末,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科创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服务省内80%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0%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慎表示,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将不断丰富高质量金融供给,示范引领更多金融资源聚焦未来产业,为江苏高质量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为引导更多资本做“时间的朋友”,今年7月,江苏500亿元战新母基金“巨舰”正式起航,首批10只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和4只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接连落地,一场面向未来的“资金陪跑”在江苏鸣枪开赛。

很快,这场“陪跑”迎来了第一个“赛段”。不久前,由省发展改革委指导、高投集团主办的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完赛,迸发创新思维、融汇前沿技术,企业家们充分展示创业项目的多元应用场景及产业化进程,其中不乏国内外“首创”与“领先”。而这些脱颖而出的企业将被优先推荐给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并优先获得省投资基金业协会等融资对接服务。

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这场比赛给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面向“未来之问”,答案的书写永无止境。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个属于江苏、引领全国的产业新坐标,正从笔尖凝聚出一幅幅令人期待的实景图。

记者 许海燕 王梦然 柏丽娟 苑青青 孙秦旺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