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一座小城,唱响“童声里的中国”
2024-09-01 07:01: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当地时间8月26日,第三届中国—巴西电影展在里约热内卢开幕,由“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摄制的电影《向日葵中队》,于展会期间被搬上大银幕,并捧回由组委会颁发的“蓝鹦鹉奖”。

这已不是“童声”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去年,“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活动启动,线上邀请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50余所华文学校的近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今年8月2日,“童声里的中国”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收到全球百所华文学校约千件歌谣作品投稿;8月10日,《向日葵中队》参加马来西亚“岁月如歌剧情电影展”……

2006年,“童声里的中国”活动发端于南通通州。品牌创立初衷是创作、征集、评选优秀童歌、童谣、童诗,为青少年提供内容更加健康向上的文艺精品。近年来,“童声”作品拓展至儿童戏剧、儿童电影、儿童文学领域,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为丰富。

去年,第十一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作品征集,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今年4月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相关集中展演于8月16日在南通举行。

18年来,“童声”品牌经久不衰,以极强的生命力、穿透力和感染力,一步步唱响全国,一次次走向世界。这样的天籁“童声”,何以从小城南通通州响起?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得从18年前说起。现任通州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的陈梅,彼时是通州小学一名音乐老师。“音乐美术是副科,但享受到了主科‘待遇’。”陈梅介绍,通州历来重视艺术教育,1996年就在国内较早开展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每3年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每2年举办一次校园合唱节,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以及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让孩子们拿起稚嫩的笔、唱起清亮的歌、跳起欢快的舞,表达心中美好愿望和对艺术的追求。

“学艺术会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现任通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的王笑梅,当时经常听到家长提及这样的问题。“李祎雯,参加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活动,后来考取了北京大学历史系;雷羽13岁那年,夺得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桂冠;曹张果今年考取了清华大学;颜语季今年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王笑梅可以从“童声”孩子们中举出很多例子,证明学艺术和文化课学习相辅相成。

1995年,通州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此后又收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中国曲艺之乡”等“国”字号荣誉。以文化人的优良传统,以美育人的深厚底蕴,让通州拥有了教育之乡、文艺之乡美誉,也为“童声”发芽成长培厚了“土壤”。

“家长愿意在孩子的艺术教育上投入。”“童声里的中国”发起人张锋回忆,早在本世纪初,通州部分重点学校校园外,艺术类教育培训机构已随处可见,青少年放学后或利用节假日学乐器、学声乐、学舞蹈,在当地蔚然成风。

教育兴、文化旺,背后离不开经济强、百姓富作支撑。作为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家纺之乡”,通州建筑和家纺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去年创造近4000亿元产值,从业人口近百万。

“事关孩子的事,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张建华介绍,去年,南通市委办公室以1号文件印发《“童声里的中国”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推动“童声”传得更远。通州区决定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提升打造“童声里的中国”品牌,并追加预算40万元用于海外推广交流。

“从小跟党走,永远不掉队,长大要做党的人,祖祖辈辈不后悔。”记者在通州教育、文化、发改等部门采访时,大家不约而同提到一个难忘画面:2019年,通州区体育馆,“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展演活动彩排现场,许多家长、老师、工作人员和部分嘉宾,与2800多个孩子一起朗诵童谣《从小跟党走》。

“‘童声’就像一首大合唱。”“童声里的中国”创研基地副主任邱永康说,“童声”品牌的诞生与通州经济基础、文化实力、教育水平紧密相关,与中央、省、市、县(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从家长、老师到致力于儿童精品创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大家共同演绎,让“童声”从无到有、唱得愈发嘹亮。

记者 贲腾 通讯员 陈陆镐

标签:
责编:唐可垚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