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苏盐集团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压缩空气储能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南京、氢—光—储源荷协同低碳智慧能源系统项目建设……7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张华良博士向江苏省科技厅递交“科技副总期满考核表”。这份“成绩单”,涵盖了他在江苏担任科技副总两年多来的多项工作内容。
选聘科技副总,是江苏在全国首创的引导企业柔性引进科研人才的机制。自2013年起,省科技厅联合省委人才办启动这项工作,已分11批次从全国492家高校院所选聘了9780名科技人才,到8140家江苏企业兼任技术副总、副总工程师等。经过11年探索实践,蹚出了政产学研合作共赢新路径,推进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有力支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8月23日,2024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选派工作启动。
与企业协力创新共成长
江苏11年选聘近万名科技副总,其中既有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也有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中心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更包括许许多多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深入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企业技术、管理创新。
“科技副总的发光点,是解决企业难以聚焦科技瓶颈、聚集科技资源的问题,从而快速又高效地助力企业创新。”张华良说,企业靠自己的力量往往很难调动高端科技人才资源,科技副总“在其位、谋其职”,深入企业一线全面了解需求,通过“科技朋友圈”和“专家库”寻找对口专家,“很多技术问题涉及交叉学科,需要汇集多方技术力量,我也围绕具体难点和堵点,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的老师以及一些科研机构的专家。”这两年里,他推动苏盐集团及所属单位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开展多层次合作,组织能源领域专家赴项目现场考察交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兼任科技副总,我就是企业的一分子,除了参与技术研发,也可以参与企业发展规划,见证企业的成长。”2020年起,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王永光在苏州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科技副总,开展电诱导氮化镓超精密抛光技术及装备研发等工作。任期中,他帮助企业开发除尘金属抛光机,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解决精密抛光中金属粉尘爆炸问题,实现超精密抛光的全自动化设计,并以此项目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科技副总助力下,这家专注于柔性化智能化装配及检测领域的民营企业逐级迈上新台阶,目前已申请专利20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2项,2022年入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入选苏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对科技创新和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校企联手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期待未来在合作中持续创新、实现双赢。”江锦科技总经理黄冬梅表示。
“以市场化机制选聘、以政府立项形式支持”,选聘科技副总机制通过引进科技人才,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增强了企业创新活力,为地方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目前科技副总已与我省企业实施合作项目8000多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万多个,协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载体平台5000多个,培训企业员工15万多人次,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
“反哺”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
科技副总成为校企合作的高效“黏合剂”,在加速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反哺着高校院所的科研探索和人才培养。张华良告诉记者,经与企业深入交流,他领会了企业构建“盐+储能”产业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发现在盐产业链上开展能源系统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将大有作为。
去年11月,江苏科技大学王明禄老师成为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之后他很快发现这一身份的双重优势。“在船用锚链领域,亚星锚链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知名,其业务与江苏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十分契合。在帮助企业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时,我也会通过项目实践,锻炼研究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兼任科技副总不仅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也让高校教师更深入地了解行业需求,为科研提供持续攻关方向。”王永光深有感触地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的当下,高校年轻教师也希望积极主动地融入创新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做研究。“我们希望能面向市场、面向国家需求,开展有实用价值的科研,协助企业推出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
许多科技副总将这段经历视作校企合作的良好开端,在任期结束后,依然和相关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比如,王永光和江锦科技的故事仍在继续:2023年,江锦科技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今年1月,苏州大学—江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及新能源装备研究院正式成立,双方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江南大学的王靖博士,任期内推动江苏知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江南大学—知原药业”联合实验室、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才。
赋予产学研合作更深内涵
经过11年探索实践,科技副总的“功能”不断延展、强化,赋予产学研合作更深的内涵。
一些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完善研发体系,推动企业创新由“碎片化”向“体系化”转变。如苏州大学王晓南教授与常熟煤机开启合作,协助企业完成“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科研创新工作例会条例》《科研创新激励制度》等的制订及推动落地,赋能企业创新。
一些科技副总将科技人才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向资源集聚、平台建设等方面拓展。如扬州斯帕克实业有限公司通过聘任东南大学蔡建国教授担任科技副总,与东南大学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并引进香港大学创新资源,成功获批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港澳台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一些科技副总扎根地方,将校企合作向校地合作拓展。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闫国栋,曾是常熟市古里镇的科技副镇长,任期满后与当地“再续前缘”,于2023年兼任苏州佳顺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几年间,他成功链接起常熟市与南京工程学院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当地则成立了南京工程学院的技术转移中心,点面结合导入创新资源,共同探索建立“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三螺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目前,2024年科技副总选派工作已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在上半年开展的优化提升科技副总工作调研中,部分企业和地方科技部门反映,科技副总选聘的高端人才数量占比、省外高校院所占比以及高校院所层次均有待提升,希望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副总项目的支持,使其集聚全国范围内更高端的人才,更有力地支撑企业创新。
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明确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政府、高校、人才、企业同向发力,每年选聘一批科技副总,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促进企业和科技人才精准匹配、有效对接,推动企业与科技副总自由选择、自主合作、双向赋能。
记者 蔡姝雯 张宣 杨易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