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镇江首创乡镇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省人大和全国人大予以肯定并推广——乡镇1661亿元“家底”是如何摸清的
2024-08-20 06:5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林培 晏培娟  
1
听新闻

两年前镇江市人大常委会的一次“偶然”发现,推动了县以上人民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向乡镇延伸——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镇江市人大在全国首试乡镇人民政府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并逐步推进,使全市1661亿元乡镇资产首次“大起底”,进入保值增值制度化监管轨道。

继今年6月份全省人大监督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现场会在丹阳市召开、推广镇江市相关经验做法之后,7月份全国人大办公厅印发全国人大预算工委有关镇江这一“报告制度”的调研报告,肯定该市创新探索,表示其“对解决全国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具有普遍性意义”。目前,省人大常委会正起草监督指导意见,加快“镇江做法”省内推进并为全国探路。

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不能缺少乡镇“底座”声音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印发,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此后5年间,全国基本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全覆盖。

镇江市在“全覆盖”后,仍对该制度落实跟踪不放。2022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在镇村调研时发现,我国有五级政府和五级人大机构,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只规定到县级,少了乡镇这一级,而江苏不少乡镇不仅有资产,而且资产丰厚。“如果报告时漏掉这一级,于理于法都说不通。”

能否将“报告制度”实施延伸到乡镇?

镇江市人大首先寻找法理依据。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二条中看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也行使“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职权。

“既然法律赋予乡镇人代会行使资产保护权,那么,参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告制度,由乡镇政府定期向乡镇人代会报告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应是‘保护’题中之义。”镇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健说,法理有据,还要看现实需求。

镇江市人大对全市乡镇资产情况调研后发现,由于乡镇合并、部门整合、教育布局调整、垂管部门撤销、集体企业改制等因素叠加交织,有的乡镇资产底数不清,有的资产长期被侵占或流失,有的存在安全风险,迫切需要通过人大监督等方式,唤醒这些“沉睡资产”。

法律与现实相融,更坚定了镇江市人大在全国首开将“报告制度”延伸到乡镇先河的信心。相关改革设想第一时间得到镇江市委、市政府支持,市委书记马明龙鼓励他们“大胆试、全市推、保资产、树品牌”。

丹阳试出全省首个乡镇“报告流程”,并率先将市直部门闲置资产移交乡镇

2022年7月,镇江将乡镇“报告制度”试点放在丹阳市,并确立“镇江大市与丹阳小市联动”策略。

丹阳是“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乡镇企业改制后,部分国有和集体资产散落镇村,存在折损流失等现象。2021年丹阳市委、市政府已先行遏制防范镇级资产流失,此次承接市人大试点,可谓“水到渠成”。

丹阳市人大将资产多元复杂的导墅镇作为试点镇。该镇系合并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散点分布、来源多头、产权不清,特别是乡镇“七站八所”闲置资产大多由市直部门“攥在手里”,政府“看得见、管不着”,期待改革试点破冰。

“推动市直部门闲置资产向属地移交、盘清乡镇‘家底’,是试点的前提,也是一场改革攻坚战。”丹阳市委书记王成明说,市委将此列为当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移交工作意见》,限期移交,并要求拥有乡镇资产最多的教育部门率先移交闲置校产、为各部门“放样子”。

丹阳市教育局迅速行动,共向12个属地镇移交闲置土地94.67万平方米、房产31.07万平方米。市卫生、文化、供销等部门纷纷跟进,首批也移交土地29.55万平方米、房屋14.65万平方米。

目前,做到全域国有闲置资产向属地“应交尽交”的,全省只有丹阳。

而每移交一次资产,丹阳市国资部门就与属地政府签订一次责任状,要求其落实国有资产“盘活、保值、增值”3项任务。

丹阳还开发全省首个国有(集体)不动产管理系统,将乡镇闲置资产底数以及使用、租借、出售、变更等信息纳入市级平台,市镇一网统管,防止资产“跑冒滴漏”。

“我们探索的乡镇‘4+1+5’报告流程与内容,后来成为镇江市和全省推广的样本。”丹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立群介绍,每届镇人民代表大会任期5年,前4年,镇政府每年形成书面材料,先向镇人大主席团会议报告并提请审议,再由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第5年,镇政府直接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提请审议。报告围绕5个方面内容,即每年乡镇国有、集体、国有企业、自然资源、重大投资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镇人大代表不能只带耳朵听。”赵立群说,他们要综合运用执法检查、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法定监督方式,加强对乡镇资产的动态监管。

用改革解开资产关系“乱麻”,人大代表盯牢资产公开交易和保值增值

放眼全市乡镇,无论是存量资产还是上级下放的增量资产,普遍老而破,且有着租售混杂、一屋多主、权属关系不明等问题。如果这些资产不能归拢和盘活,报告和监管就无从谈起。

丹阳市从导墅镇资产“乱麻”理起,为人大监督扫清障碍。

该镇原有国有和集体资产15宗,此次市直部门移交资产33宗,发动镇人大代表新“寻”资产5宗。这53宗资产分布在全镇20多个自然村,不仅“老破小”,而且普遍存在产权纠纷。丹阳市成立乡镇资产管理改革专班,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支持该镇“啃硬骨头”。

镇人大主席蔡小红举例,“像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原里庄财政所,土地及建筑物权属复杂,很多人觉得一动就‘触雷’、不动最安全,因此资产搁置了近20年,贬损在所难免。”

镇里决定“暂时搁置历史遗留问题”,在镇人大和镇纪委监督下,公开拍卖原里庄财政所剩余资产,最终在阿里巴巴平台拍得118万元,使原先贬损的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增值。继而,他们运用同样的办法,让一批搁置10多年的资产“起死回生”。

其间,镇人大代表紧盯一点——无论资产拍卖还是出租,都引入竞争机制,以公开交易促进资产增值。之前,镇畜牧兽医站和农服中心房屋租金都是“口头议价”,每年仅8.47万元,还是分期交清。试点后,镇人大代表提请丹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阿里资产”云平台公开招租,一下子将年租金提高到10.35万元,比原先增加22.2%。

对镇村资产一起监管、一并报告,是导墅镇的一项创新,而这也源起于一件人大代表建议——2023年9月20日,导墅镇人民政府以第72号文件形式,答复镇人大代表张建良在镇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提“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监管的建议”:经镇长办公会议研究,在镇东村和白马村进行村级资产监管试点、为期半年,实行镇村一体监管;承办单位为镇财政分局,督办人为市镇5名人大代表……

由于导墅镇试点扎实有效,丹阳市和镇江市先后在该镇召开现场会,推广相关做法。今年6月省人大召开的现场会上,该镇是观摩点之一,并在大会作交流发言,促进镇江市“报告制度”在全省推广。

初战告捷,镇江乡镇资产“保卫战”还在继续

通过两年多探索,镇江市乡镇普遍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在资产的起底、分类、安全、盘活、增值等方面,还做到了“三个首次”“两个加快”。

——首次摸清全市乡镇资产家底。此次全市56个镇(街道)共盘点清查出国有资产1660.55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56.39亿元、企业国有资产1604.16亿元;集体资产115.74亿元;建设用地49.76万亩,其中国有建设用地30.75万亩、集体建设用地19.01万亩。

——首次对全市乡镇闲置资产分类统计。以往,县乡村三级资产统计口径不一,大多“毛估估”。此次细化为六大类,即企业、公益性、教育部门、乡镇“七站八所”、土地和其他类闲置资产,集体资产中还细分出经营性资产63亿元、非经营性资产52.74亿元,强化政府对资产的精准管理。

——首次对全市乡镇闲置资产进行安全鉴定。对鉴定出的5000多平方米C级危房,全部加固维修、解除危险;对鉴定出的3000多平方米D级危房,分别拆除、重建或围挡处理。

——加快将大量闲置资源开发成有效资产。全市乡镇人大代表督促政府一手抓存量资产盘活、一手抓荒废资源的开发利用。

丹阳市珥陵镇珥城村一块5400平方米闲置土地上,杂草丛生。而旁边镇主干道丹金路两侧,商贩占道经营,常造成道路拥堵。镇人大代表建议,将这片“草地”改造成小商品市场。镇村投资,划定200个固定摊位和262个流动摊位,每十天半个月进行一次的赶集、展销活动,让这里一“位”难求,村集体每年仅摊位费收入就达40余万元。去年以来,该镇因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财政收入近3000万元。

在丹徒区谷阳镇华村村,一大片低洼窑地已荒废10多年。在谷阳镇人大推动下,镇村两级与丹徒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投资300万元,建成120亩生态草坪项目,去年销售收入110万元,村集体收益30万元,还带动周边50余农户家门口就业。

——加快将大量低效资产升值成高效资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始终是人大监督的目标。去年以来,镇江全市56个乡镇(街道)累计盘活77项低效资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同比上升6%。

因所辖原镇江市农村金融干部学校闲置多年,镇江市京口区健康路街道引进江苏吴中集团投资建设蓝·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吸引47家企业入驻,年租金收入达200万元。句容市黄梅街道有幢建筑面积2890平方米的物业办公用房,在街道人大工委视察监督推动下,这幢建筑被租给幸福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办养老院,首签5年合同,租金102万元。

打通人大国有资产监督“最后一公里”,依法守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家底”,镇江相关工作经验将逐步推广。

通讯员 陈骞 张旸旸 记者 林培 晏培娟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