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6·18”快递量大增,包裹上的二维码广告暗含诸多风险——探寻“扫码中大奖”背后“隐蔽的角落”
2024-06-24 06:4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李睿哲 程晓琳 张宣

2024年“6·18”购物节落下帷幕,海量快递正发往消费者手中。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快递包装盒“暗藏玄机”——不少快递面单或取件码标签上,还附带一个含有二维码的小广告。这些绝大多数以“扫一扫领取奖品”为诱饵的广告与寄收件不相干,且含有诱导性消费信息。它们为何会大规模存在,在快递量猛增背景下会带来哪些风险?记者展开调查。

快递量超平时三成,

包装盒“暗藏玄机”

“6·18”购物热潮刚过,各地快递包裹量猛增。国家邮政局相关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16日,全国快递揽收量达137.66亿件,投递量达135.26亿件,同比增长均超20%,最高日处理量逾5.8亿件。

在南京几处快递代收点,记者看到门口的快递堆成小山,快递站员工正在快速分拣并录入信息。“今年‘6·18’期间,每天代收点发放的快递量都有1300多件,比平时多了近三成。”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一家快递代收点负责人介绍。

记者在该快递点看到,不少包裹的快递面单上,除印有基础信息外,还贴着二维码和小广告。“扫码抽1个水杯”“微信扫码送1把遮阳伞”“扫一扫,领取1台风扇”“别拆!扫码必得20元”等广告比比皆是,二维码和领奖字样非常醒目。“这种广告是快递点自己印上去的吗?”记者询问。该代收点负责人否认:“这些都是快递公司自己印的,单子打出来就有,站点如果自己贴会被处罚!”

除了整张的快递面单上常常印有扫码广告,还有不少“豆腐块大小”的取件码标签上也印有广告。在南京茶南商圈万达小区附近的一家兔喜生活驿站,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取件码标签上都附有广告二维码。广告内容出奇地统一,几乎都以领取生活用品为噱头,一些广告条下方还印有“今日限时福利”等字样,诱导消费者扫码。

“快递量这么大,印这种广告赚钱吧?”记者借开店咨询为由随口问道。

“单纯印这种广告不赚钱,只有当取快递的人扫了码,我们才会分到4分钱。如果再减去印制广告的耗材等成本,还不如不贴。”驿站负责人显得颇为无奈,但也表示能赚一点总归比不赚要强,“至于具体投放什么广告是总公司定的事,我们自己决定不了,也不对里面内容负责。”

涉嫌虚假宣传,

扫码广告频频爆雷

“我出于好奇,扫了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结果被骗了!”近日,南京市民姜雨琦收到一个印有“扫一扫领1个水杯”的快递包裹,她扫码进入后“惊喜”地发现自己“中奖了”,中奖页面提示“运气爆棚!获得200元话费券”,并要求输入手机号码后充值。“只有先充值100元,才能领取200元话费券,说是领取成功后,充值费用也可原路返回。”姜雨琦说。但当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充值后,不仅话费券没有发放,客服也联系不上了,“后来我向支付宝举报该收款账户,平台答复将对其账户管控限制并发送警告通知,不过钱终究是追不回来了。”

记者随机在一个快递上扫码进入“送水杯”页面,在进行“砸金蛋”“抓娃娃机”等游戏环节后,显示“恭喜抽中100元话费”,但页面随后提示,要求记者先支付50元。进入支付页面,对方账户显示为“广州冠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记者通过企业查询平台检索发现,该企业成立于2024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酒店经营和餐饮管理,却与话费业务毫无关联。

除了常见的“话费充值诈骗”,“免费领取日用品”也容易让消费者放下戒备。

“原本以为就是单纯商家推流促销的活动,毕竟一个杯子、一把伞也不是很贵,没想到水这么深!”同在南京工作的何懿堃也是抱着好奇的心理扫了“领取水杯”的二维码。虽然页面下方不断滚动着成功领取雨伞的网友名,但网页加载结束后却弹出一条“手机中奖”消息:“仅需99元,即可有机会领取价值8999元的苹果手机。”

“本来也要换手机,那一刻确实有点‘上头’。”何懿堃在好奇心驱使下点开了这条信息,进入类似购物平台的页面后,收到一条提示“开盒价99元”。满是不解的何懿堃想联系在线客服,但当他点击客服图标时却显示“此客服账号已被删除,无法联系”……

财务损失是一类隐患,另一类则事关质量与食品安全。

调查中,记者顺着一个面单扫码进入,页面显示:“茅台镇天赐上品白酒”指导价2388元一箱,总共6瓶,每瓶398元。由于限时特惠,当前每瓶仅需33元,如此算来,每瓶差价有10倍之多。但套路不止于此,记者和客服沟通后获悉,缴纳298元会员费后甚至可以“0元购”领取2箱共计12瓶白酒。

“你们怎么赚钱,会不会有质量问题?”记者问。对方含糊其辞,仅表明“这是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所做的推广”,接着承诺,“酒的质量不会有问题,都是正品原装酒!虽然和指导价不能比,但每瓶酒瓶盖上都有‘3·15’防伪码,还有国家质监部门颁发的年检认证。”

“如果货到以后未拆想退,会员费能否返还?”记者又问。“恐怕不行。”对方说。

快递公司知情,

但审核把关不严

当前市面上,只有少许显示“扫码领奖”的快递面单,以不显眼的字号标注“广告投放由某企业提供”。大多数广告只显示可扫码领奖,却连发布者是谁都未透露。

到底是谁在投放广告,又为何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快递面单上?记者调查发现,从快递公司到第三方广告公司都有涉足。

在今年“6·18”期间发货的一张快递面单上,记者在模糊不清、字号极小的印刷字迹中,找到一家可以提供广告投放渠道的企业——杭州变现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以低端贴牌酒厂人员的身份,询问对方能否投放广告。

电话那头,该公司的张经理闻讯立马来了兴致:“你是指扫码领奖或抽奖的二维码?我们就是专门做这个的,而且最近做了不少白酒客户,但推广的基本都是茅台镇那边53度的白酒,都是贴牌的你懂!”

据他介绍,任何想要消费者提供的信息都可以添加,包括身份证号码。该公司通过操作,可以确保消费者点击转盘后的结果100%是广告投放企业想要推广的酒。当被问到是否会被面单所属的快递公司上门“找麻烦”时,张经理说,“不会!我们与很多快递公司都有长期协议,快递公司将面单承包给我们。所有面单取件码下面的广告创意等都由我们负责,他们不会过问!”他还“贴心”地提醒,快递面单上不要直接写“扫一扫领白酒”,“哪怕先说‘领个水杯’都好,不然太粗暴。”

接下来,当记者询问广告投放费用时,张经理不假思索地告知,最近一家酒厂刚趁“6·18”行情“推了一波”,每天付给变现猫的广告投放费就有2万元。听到记者感叹费用不低后,张经理又赶忙劝说:“别看一天2万元,其实划到每单并不高——消费者每扫一次码,我们只收取广告投放企业1—2元;在领奖页面留一份个人信息,我们再收10元。花得多主要是因为投放量大。但相较推广,酒厂收益可远远不止这些,他们赚的钱至少接近广告投放费用的2倍!”

除“长期协议”令第三方广告公司有可乘之机外,快递公司有时也亲自下场。

几经周转,记者联系上兔喜生活南京分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打印出来的快递面单可否不带“扫码领奖”之类含有诱导信息的广告不是他能决定的,但总公司会对此类广告进行审核,只是审核力度不能说有多严格。

兔喜生活上海总部负责商务对接的相关人员则进一步表示,广告主需要自主提供链接素材,两元可投放1000次,“关键是看广告内容能否吸引用户,这其中抽奖形式很多都有套路,但链接和玩法规则我们不会过多限制,投放广告的企业肯定是赚钱的。”除此之外,该负责人也称有消费者投诉过这类广告,“对此我们能帮忙解决,大不了就退款处理。”

“这是以往容易忽略的问题。”在江苏苏泓律师事务所律师唐乃翔看来,过去社会关注点主要在公民信息泄露与非法获取等方面,很少注意背后有第三方广告公司参与,且缺乏足够监管的情况。

“任何有广告性质的信息投放,按理都要参照广告法的规定执行。老百姓看到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第一时间未必能想到是什么来头,因此极易产生诱导性。但广告法对广告投放实际有严格要求——首先必须标明这是广告;其次需要注明广告主身份,告知消费者是谁投放的广告;第三,相关标识必须显著。”唐乃翔也注意到,很多贴在快递包裹上的面单尺寸不大,再加上取件人等必要信息和抽奖二维码提示,压根没有多少空间告知广告性质。

申通、韵达、兔喜生活等快递公司是否有连带责任?唐乃翔提醒,既然变现猫等第三方广告公司承接了不少快递公司的面单设计业务,两者必然有合作。但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快递公司在享受好处之余,不能忘记快递业务究其根本是“民本服务”。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