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江东时评】高考生要补上“防诈反诈课”
2024-06-18 06:5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孟亚生  
1
听新闻

日前,淄博市周村公安分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的一则紧急提醒,引发舆论关注。一名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在网上找兼职时,被诈骗分子诱导将自己的支付宝收款码和银行卡信息提供给对方,然后将收到的钱转给指定的上家,沦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

高考过后,往往是招生诈骗的高发期。一些诈骗分子利用高考生渴望上名校的心理,打上“内部指标”“机动指标”“保证录取”等各种幌子,引诱考生上当受骗。除了招生骗局,诈骗分子还利用学生高考结束后,急于兼职挣钱的心理,骗取所谓的“兼职保证金”“兼职服装费”等,有的考生还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诈骗分子洗钱。

高考生大多心智还没有成熟,加上社会经验不足,极易掉入诈骗分子设计的圈套中,轻则财产受损、贻误高招录取,重则触犯“帮信罪”,留下人生污点。为高考学生补上“防诈反诈课”,切实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学校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主体,要切实承担起防诈反诈责任。学校除了要认真保管好考生的个人信息,还要提醒考生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同时,要向考生发放防诈反诈宣传材料,介绍什么是电信诈骗,特别是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录取时有可能出现的典型骗局,剖析诈骗现象、讲解诈骗本质,增强学生的反诈意识和防骗能力。警方要通过网络直播、线上互动、网络连线等形式,揭秘高考招生诈骗套路、诈骗手法,尤其要通过现实案例,以案释法,帮助考生识破各类骗局,切实提高考生的防诈警惕性,确保其人身和财产安全。

考生家长也要切实担负起防诈反诈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自觉做到不偏听、不轻信虚假高招信息,在孩子高考查分、报志愿、等候录取结果等关键环节,一定要认准各级教育考试院、权威媒体等发布渠道。在孩子假期兼职时,要教育孩子从正规网站获取信息,切忌因一时的焦虑和冲动,被侥幸心理蒙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