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透过热闹学门道
2024-05-17 06:4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袁 媛

最近,深圳卫健委推出介绍健康知识的微短剧,用“霸总”剧情开展正经科普,广受好评。时下,能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信息,成为评判政务新媒体的标准之一。不过,也有一些政务新媒体热衷追着“热梗”凑热闹,对此舆论评价不一。

同样是“玩梗”,为何有些成为爆款产品,有些却折射出流量焦虑?区别在于,前者聚焦主责主业寓教于乐,体现的是以我为主的工作思路,“热梗”是服务主题的道具。而后者看似学习借鉴新媒体的传播运营方式,实际上学用“两张皮”,没能学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真本领,只是浮于表面的泛泛而学。偶尔为之,尚能一笑了之,但若止步于此,恐怕就成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当前,多地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纷纷关停。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徒有形式主义“花架子”,实际效能则寥寥。

什么热闹学什么、怎么热闹怎么学,这一问题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也广泛存在。比如,有的地方学先进经验时囫囵吞枣、照搬照抄,今天建古镇、明天办音乐节,甚至恨不得把操盘团队直接挖来用。同质化低质化模仿的结果,就是相关供给严重过剩,难以创造预期的经济效益。又如,有的地方盲目迷信“某某模式”,也学着政府下场搞股权投资。但这些地方只看到目标城市风投成功的案例,没看到其背后产业深耕和产业链一路延伸的过程,也无视失败案例的教训,以至于忽略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把自身产业发展变成一场“豪赌”。这种“学个热闹”的风气,会助长形式主义歪风,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学习之道,重在透过“热闹”学门道。门道从何而入?落脚点还得是客观规律、群众需求和事业需要。顺应规律科学学习是关键。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党员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履职,都要学习新知识。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的新现象新问题结合起来,与本地区和本职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开展调研时,应养成归纳现象、找出规律的思考习惯。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被表面现象分散注意力,而能及时、准确、深入把握背后的实质。

同时,要以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学习。一方面围绕群众需求进行响应式学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学习时才能少做虚功。围绕“民生七有”、富民之策,想想怎么做才能让群众得到真实惠?时常带着这个问号复盘学习、审视自己,学习与实践的联系就会更紧密。另一方面,在心中划下施政的红线。不搞贪大求洋、哗众取宠,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不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保持清醒头脑,排除错误选项,学习就不会走歪路、走偏门。

一些优秀的经验做法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掌握了内里的“门道”,而不是制造了表面的“热闹”。对党员干部而言,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就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热闹”学门道,围绕实践、实际、实效,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学知识、学经验。唯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每一次对标找差、见贤思齐,成为长本领、促实干、谋发展的良机。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