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追江赶海立潮头
2024-05-14 06:39: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辛仲平

总有一些时间节点,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总有一些特殊事件,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40年前,连云港、南通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就是这样的节点和事件。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连云港、南通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启我国对外开放和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的新篇章。40年来,江苏以此为契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迎风击雨、砥砺奋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书写了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的“山海传奇”。

长风万里劲,新程壮阔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殷切希望江苏“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新征程上,发扬追江赶海、勇立潮头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创造更大成绩,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正成为江苏人新的历史主动。

历史记载容纳不下太多的细节,但恰恰一些细节最能生动地反映历史:1984年4月,时任南通市委书记朱剑每天最关心的事,就是“进一步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的消息何时公布,“当时几乎日夜守在电话机和收音机旁等待消息。”4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这一重要消息,“当我们听到其中有南通的名字时,那是多么令人激动啊,全市人民都感到无比振奋!”

斗转星移,时移世易。今天的我们可能难以想象: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激动迎接“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消息?也不大明白,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这一政策为何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理解这一点就必须知晓并理解历史的脉络。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出口特区(数月后改名为经济特区),作为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为推动改革开放提供试验和示范。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同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个座谈会的会议纪要,标志着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启对外开放新征程,翻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一串载入史册的足印。这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连云港、南通被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名单,是中央立足对外开放全局的深远谋划,也是江苏积极主动争取的结果。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后,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随即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没有通知江苏参加,但江苏积极争取、主动汇报,陈述连云港、南通两市的各种优势,诚恳地表达了希望把两市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迫切愿望。经过努力,两市最终顺利进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名单。这不仅为两市赢得了宝贵发展机遇,也标志着江苏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进入发展新阶段。

历史就是这样。当年再惊心动魄的“金戈铁马”,后人谈论起来却总似“闲庭信步”。今天,谈起连云港、南通的开放历程,很多人不以为奇甚至“完全无感”。然而,从设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全新布局,从争取列入沿海开放城市名单到进入名单之后的艰辛创业,无不蕴藏着新旧思想的交锋、经历着艰难曲折的努力、包含着跌宕起伏的故事。然而,一代代共产党人硬是凭着尽快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凭着尽快赶上世界现代化国家的郑重承诺,在风雷激荡中开拓进取,在乘风破浪中铿锵前行,一步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们听到“入围”的消息时为何会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也不难理解今天的我们,为何怀着敬仰的心情来纪念沿海开放城市设立40周年。

五月,草木繁盛,花团锦簇。8日,一列中欧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发出。至此,基地到发的中欧班列突破6000列。放眼连云港港区,万吨巨轮接连靠泊,中欧(亚)班列往来装卸,车来船往异常繁忙。2023年,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13.7万标箱,新辟12条近远洋航线,开通国际海铁联运通道3条,显示了这座深水海港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

时光倒退40年,这一切均不可想象。那时候,港口还局促在老港区一隅,航道淤泥厚到一天都挖不到底。如果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不是因为连云港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港口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

沿海开放深刻改变了连云港,也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1985年4月,一辆面包车载着几名干部,沿着一条沙石公路,颠簸着开进长满苇草的黄九埝,开启了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拓荒建设之旅。直到今天,参与这个过程的连云港退休干部朱振发还保留着这样一张信笺:“燃料公司:兹为我单位朱振发日常生活用煤不足,请调取二百斤蜂窝煤。”这张发黄的信笺,是沿海开放城市艰辛创业历程的见证与写照。

“沧海桑田的巨变”“天翻地覆的进步”,说起沿海开放带来的变化,似乎找不出比这个更合适的描述。对外开放前,连云港是海防前线,基础设施极为不便,坐车到南京要七八个小时。有一次,连云港友城新西兰纳皮尔市市长及其夫人前来访问,从上海到连云港跑了十几个小时,市长夫人途中想方便却找不到公厕,只好走向农家的简易茅厕,刚走进去就被“吓得退了回来”。这样的细节,被写进连云港市政府一位退休领导干部的回忆录。听闻连云港在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名哈尔滨女大学生慕名前来,下车后,看到满眼低矮的平房、狭窄的断头水泥路,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当她确认这就是开发区后,提着行李就上了返程的汽车。1984年,连云港的GDP只有23.6亿元,人均GDP只有673元,这样一个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可想而知,干部群众希望通过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改变面貌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

4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港城焕发新颜。今天的连云港,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两基地一班列”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卓有成效,自贸片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发展成绩斐然,跨国界、跨区域、多元化合作硕果累累。今天的连云港,地区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23.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363.6亿元,增长180多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1984年的604元、462元增长到2023年的43769元、24411元。今天的连云港,以石化、“三新一高”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累计承担“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50多项,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仅2023年涉外技术输出超56亿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从1984年的50:30:20调整到现在的10:46:44。今天的连云港,港口吞吐量从1984年的900万吨增长到3.2亿吨,进港航道等级从1万吨提升至30万吨,码头最高等级从1万吨提升至40万吨,万吨级以上泊位从5个增至88个。沿海开发的主阵地徐圩新区,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龙头产业集群,吸聚10余个下游产业链项目,在盐滩上建起世界级石化基地,成为新材料创新高地、产业链开放高地、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今天的连云港,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2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4%,传统的农业城市成长为临港工业城市,曾经的交通“边缘末梢”嬗变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长在深闺”的海滨小城变成美丽文明的幸福名城。

连云港的蝶变令人惊叹,南通的跃升同样让人赞叹。有人说,如果把东部沿海岸线比作一张弓、广阔的中西部喻为弦,那么长江就是一支箭,地处江苏最东部的南通就是箭矢的一部分,这个“箭矢”部分,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孙中山先生这样为吕四港绘制蓝图:“吕四港者,将夹于扬子江北端处,建立渔港也。”在《建国方略》中,南通被纳入沿海铁路大动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环境,开放基因再好也“英雄无用武之地”。1978年,南通市经济总量只有29.4亿元,城区人均GDP只有408元。上世纪80年代的南通,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汽车跳、南通到”的调侃,是对当时交通条件的真实写照。“硬”环境滞后,“软”环境同样滞后。那时候的南通,一个项目从审批到发放营业执照,往往要跑几十个单位、盖几十个章,以至于媒体发出“大江隔断了什么”这样振聋发聩的“灵魂叩问”。

时光流转,今非昔比。今天,当人们提到南通,想到的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GDP万亿之城”,是“北上海”,是“七虎竞南通”,以及“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发展速度很快”的高度评价。今天的南通,地区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10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8万亿元,人均GDP由1986年的刚刚突破1000元增长为2023年的15.3万元。1984年11月,南通至日本神户港国际集装箱班轮开通,意味着南通港口有了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40年后的今天,南通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与世界上96个国家和地区的312个港口通航,集装箱吞吐全球排名第91位,吞吐量超2亿吨。今天的南通,从一座苏中小城发展为陆海空并进、公铁水联运的现代化城市,加快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四十年筚路蓝缕,四十年沧海桑田。花果山无言,见证着东方大港的日新月异;扬子江有声,诉说着“南通好通”的历史巨变。历经40年,连云港、南通“化蛹成蝶”,在江海之间奋跃而上、翩翩起舞。

历史有如陈酿,经历时间的洗礼,才能沉淀出岁月的厚重醇香。今天,审视连云港、南通进入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了城市自身的发展,还在于它们像钥匙一样打开了江苏开放的大门,如东风一般吹醒了沉睡的江苏大地,似星星之火点燃了江苏开放的热情。以此为起点,江苏奏响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强音。

开放的脚步铿锵有力。1984年4月,连云港、南通列入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后,江苏随即建立连云港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江苏对外开放最早的两个“窗口”。1985年2月,中央决定开放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我省苏锡常及所辖12县以及张家港港区成为长三角沿海经济开发区的组成部分。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我省南京、镇江、扬州、盐城4市及所辖19县和南通、连云港所辖9县列入沿海经济开发区,自此,全省开放面积达59.5%,人口达64%,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达84.5%,外贸收购额占全省的93%。20世纪90年代初,徐州、淮阴两市也实行了开放。1993年起,由国务院授权,省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港口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等6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连云港、南通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为起点,江苏开放的大门徐徐打开,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开放的成绩举世瞩目。对外开放40年来,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518.8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82万亿元,增长240多倍。1980年,江苏出口额为8.54亿美元,2023年,江苏实现进出口总额5.25万亿元,连续21年居全国第二位。今天的江苏,既“引进来”又“走出去”,不断扩大“朋友圈”,吸引近八成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进出口占全国比重达1/8,江苏企业积极“走出去”,足迹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江苏,坚持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今天的江苏,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创造了推出全国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等多项“全国第一”。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以连云港、南通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为起点,对外开放深刻改变江苏。

开放的启示弥足珍贵。沿海开放城市为江苏打开一扇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改革开放之初,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也不了解世界,见到一个外国人就像看西洋镜一样围观,看到一栋高楼就停下来数层数,许多人没见过抽水马桶,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现代化……40年过去了,我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南通一个只有3500多人的村庄,依托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先后有600多人赴海外经商,足迹遍布五大洲。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开始在一些领域逐渐步入“无人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今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展现出强劲购买力,展示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以连云港、南通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为起点,江苏通过对外开放大力引进资金和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跟跑、并跑先进国家和地区中疾速前进,甚至在一些领域呈现领跑之势,相对于有形的、经济的、物质层面的成就,对外开放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层面带来的改变更为巨大、影响更为深远。

淘沙见金,沿海开放已“四十不惑”。从改革开放初期由点到面的多层次开放、浦东开发开放时期的主动对接参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全面融入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江苏40年开放的步履铿锵而沉稳有力,开放的成绩光彩夺目。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一个更加开放的江苏,敞开胸怀,迎接世界,逐浪全球。

遥望夜景卫星图,从40年前隐约可见的微弱灯光,到今天连点成面、缀珠成链的璀璨灯火,连云港、南通等城市的“可见度”越来越高。它们如同一串明珠,焕发出越来越绚丽的光彩,“点亮”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折射出沿海开放城市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强大的发展潜力。

征途如虹,浩荡前行。新起点、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殷切希望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沿海开放是江苏一以贯之的政策。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就提出建设“海上苏东”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对外开放。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省委作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更好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促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多作贡献”的战略部署,对外开放的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扎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江苏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时与势。比如,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沿海开放城市是当初为了探路而设置的实行特殊政策、进行特别管理的区域,很多特殊优惠政策、特殊办法逐渐取消,政策的拉动效用呈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如此,沿海开放城市如何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比如,40年前,沿海开放更多是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今天的对外开放,则既要做好“引进来”的文章又要做好“走出去”的谋划;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更多的是做好向东开放的文章,今天的对外开放,则是在做好向东开放的同时,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再如,40年来,我们从沿海开放走向全面开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在我们面前的,既有“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重大机遇,也有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一些西方国家构筑“小院高墙”等挑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懂14座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密钥”,从回望历史中凝聚智慧,能更好地掌握打开开放大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钥匙”。

开放再出发,尤须发扬善抓机遇的历史主动精神。回望沿海开放城市40年发展历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代代江苏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最让人感动感佩的,是明知有难度而从来不放弃,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听闻中央将进一步放开一批沿海港口城市的消息后,江苏立即闻风而动,积极争取入围的机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定后,江苏抢抓机遇,坚决支持、主动服务、迎接辐射、促进发展,主动与浦东开发开放接轨;昆山自筹经费,兴办全国第一家“自费开发区”,在创新探索中走出一条令人瞩目的“昆山之路”……回望江苏开放历程,正因为始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抢抓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抢抓全球要素重组、世界产业转移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现创新型经济的行稳致远。面向未来,我们尤须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强化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全省都是沿海”的意识,强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人海和谐”,在空间布局、港口发展、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布局等方面做好谋划,加强协同,大力推进沿海开发,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织就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云锦图”。

开放再出发,尤须发扬追江赶海、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回溯江苏扩大开放的历程,一条红线清晰可见:改革开放的天时,通江达海的地利,吴越同舟的人和,汇聚成江苏“由农转工、由内转外、由量转质”的壮阔画卷。上世纪80年代,海门叠石桥只是南通一个寻常乡镇,如今,“叠石桥”已经成为全球家纺行业人尽皆知的名字,成为观察家纺行业发展情况的风向标;并不产油的连云港,却成功培育出一个现代石化产业,徐圩新区入选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如果没有勇吃螃蟹、敢闯敢干的内在基因,如果遇事总是畏首畏尾,怕担风险,如何能有今天的成就?今天,我们正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懈怠,相反,我们更须发扬追江赶海、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把蕴藏在干部、地方、企业、群众身上的闯劲、干劲充分激发出来,以“昼无为、夜难寐”的使命感,以“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把现代化图景变成可知可感的美好现实。

开放再出发,尤须发扬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回望40年,南通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不懈探索着体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江海特质的奋发图强之路;连云港发挥全省靠海最近的优势,攻关突破海洋能源、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难题,为书写新时代“西游记”扛起责任担当。江苏始终展现着探路者、领跑者、示范者的形象。今天,江苏沿海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城市能级大幅跃升,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经过数十年高速增长,沿海城市在整个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抬升,过去一些“特”的政策已经不再“特”,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不是对过去经验的简单重复。面向未来,我们要发扬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弘扬“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因势而动抓机遇,顺势而为筑优势,乘势而上促发展,对标世界最前沿的开放规则,加快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探索,不断开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回顾江苏沿海漫漫历史,早在夏禹时代,生活在今淮河下游一带的淮夷民族,就已在海边从事煮盐。1405年,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从江苏太仓起锚入海,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在江苏滩涂掀起“拓荒潮”。1984年,江苏开放进入新阶段。今天,在壮阔之长江、浩瀚之黄海、延绵之运河的依偎相抱下,肩负“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的江苏,又一次逐梦“深蓝”。从畏海、识海、近海到进海、靠海、治海,江苏这片富有大海基因的土地,总能激荡出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视野、敢闯的精神。

《新华日报》1998年曾在改革开放20周年专版上,记载了一则“千言万语”打动老外的故事:“当美国老板弄明白他是太仓县浮桥村的农民时,表现了极大的不信任。这位农民偏偏是个‘蚂蝗’,死叮不放……4个月跑了20次。第20次的时候,老外终于说‘OK’。就这样,苏州第一家村民小组办的合资企业成功了,这家公司的产品光导纤维石英钟在上交会引起轰动。”

无数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千言万语”,凝聚着一日千里的蝶变密码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江海激荡四十载,对于江苏,“开放”这两个字,代表的是一系列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尝试,是矢志不渝孜孜矻矻的艰辛探索,是链接过去打开未来的发展“密钥”。跨越高山深谷、历经冲波逆折,以海纳百川的江海气度、永不言弃的海洋精神,沿着全面开放这条创造历史的道路不断奋进,我们必将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执笔:刘庆传 陈立民 韩宗峰 程长春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