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苏发布2023年老龄文明蓝皮书——以积极老龄观唤起精彩老年生活
2024-04-27 06:50: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江苏正在以积极老龄观呵护“苏适”幸福晚年。4月26日,《老龄文明蓝皮书(2023)》在无锡发布,省内外近百名老龄事业产业研究者和从业者参加发布会。

银发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江苏于198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3年。截至去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43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09%,高出全国4.92个百分点。预计到“十四五”末,江苏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将超过2200万,占人口比例达28.9%。预计到21世纪中叶,江苏人口老龄化率将达40%。

蓝皮书介绍,近年来我省空巢问题凸显、养老服务城乡区域不平衡问题加剧。从区域看,苏中、苏北劳动力流出多,常住人口老龄化率高于苏南,而养老机构设施供给明显低于苏南,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分别为17.11万张、9.11万张、13.48万张。从城乡看,乡村人口老龄化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但乡村养老机构大多存在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老龄文明智库养老模式与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沙维伟观察,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消费需求正从保障生存型向品质生活型转变,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蓝皮书介绍,养老服务相关产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仅老年人照护市场规模就达3000多亿元,到2030年将达2万亿元,其中江苏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10%,可以带动养老护理服务、养老产品用品、养老设施设备等关联业态发展。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可拉动5倍至7倍上下游相关产业消费,是经济增长新动能。

满足“养老不离家”期盼

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介绍,近年来,江苏结合实际,形成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以原居享老为例,南京市率先探索创设家庭养老床位,主要针对没有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通过对老年人家中特定区域进行“类机构”改造,由养老服务机构派员定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把机构养老床位“建在家”,把机构养老服务送上门。

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樊和平认为,中国式养老、“苏适养老”的精髓在于满足老龄人对“养老不离家”的期盼。目前,我省已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万张。2020年至今,全省完成近14万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通过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免费培训,我省不断推广“喘息服务”,支持失能老年人短期入住养老机构获得专业照护,解了家庭成员燃眉之急。

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认为,积极老龄化视老年人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参与者,通过终身学习使老年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其保持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和感知生命的意义,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他山之石助力“夕阳红”

今年是我省第二次编纂发布老龄文明蓝皮书。全书共计40万字,由“老龄文明理论前沿”“老龄文明调查与研究”“老龄文明国际研究”等部分组成,汇集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等国内外老龄研究的新近理论性成果和对策性报告,让有代表性的国际老龄社会建设成果作为“镜子”,折射当下中国老龄化的特殊性,助力我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家庭照护者在老年友善型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利时从法律层面承认家庭照护者,为其提供信息和建议、教育培训、喘息服务、经济补偿和照护者假期等支持措施,改善家庭照护者社会地位,保障其权益,提高非正式照护质量,并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

韩国自2008年实践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其经验可为我国制订有效的老年人照顾政策提供参考。例如,提高隶属于政府等公共主体的照护机构的数量和占比,增强照护服务供给的公共性。取得优质照护认证的机构可获得一定金额奖励,机构可将其用于设施维修、发放职工奖金等,优质照护认证也可提高服务受众对机构的信赖度。

记者 刘春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