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警惕流量裹挟下的“新黄色新闻”
2024-04-03 06:2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立民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从峰回路转的“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到令人咋舌的“贫困善良女孩卖原生态农产品”,从自说自话的“开年第一天离婚的比结婚的多”,到自导自演“女子为报月子仇给重病婆婆吃泡面”……诸如此类新闻要素缺失、粗制滥造、肤浅低俗甚至耸人听闻的“新闻”,越来越多出现在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和热搜话题中,被业内称为“新黄色新闻”。

越来越多的“反转”证明了其中很多“新闻”经不起审视,是杜撰捏造、“精准定制”的虚假信息。即便验证为实,这些鸡毛蒜皮、无聊琐碎的事情,也难言具备多少公共价值。但此类内容常常击中“流量密码”、撩拨某种社会情绪,往往带来病毒式传播,点击量颇高,一如19世纪末西方新闻界遭遇的“黄色新闻潮”。

“新黄色新闻”变多,这不是社会之福。虽然“新黄色新闻”迎合了部分受众娱乐和猎奇的心理,但倘若总是被“投喂”这些无意义、无营养的信息,很多人也会心生厌烦。“没有新闻可以不发”“没有新闻就报天气预报,怕报不准就报昨天的”……调侃背后,暗含着清醒与无奈。

“新黄色新闻”泛滥,消解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造成舆论生态的混乱和失序。“新黄色新闻”还拉低公众“观念的水位”,甚至让部分人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有学者认为,“新闻或将不再是回应公众关切、培育知情公民的公共信息档案,而是按需定制、提供快感的文化工业产品”。若果真如此,这无疑值得警惕。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表达的渠道在增加,表达的效能却未必随之增长。以注意力和流量为核心的平台运行逻辑,正在侵蚀以真实性和价值为核心的新闻生产逻辑。在普遍的流量焦虑下,提供感官刺激的信息似乎在传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当“情感”成为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当与用户“共鸣”成为平台争相射击的“靶心”,“新黄色新闻”成为“按需定制”的文化工业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年前,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预言,“人类悄无声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今天,人们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问,对理性、共识和深度思考的追求,或已被遮蔽和淹没于流量狂欢的海洋中。这些大量充斥在人们眼中、口中和脑中的“愚乐”,看似是切中流量命脉的“灵丹妙药”,实则是造就“信息茧房”和“群体盲思”的“精神鸦片”。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面对“新黄色新闻”的泛滥,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勇于摆脱流量裹挟,以责任感、使命感和更多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优质内容,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对平台而言,更应在追逐流量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点,让算法在承载主流价值观、塑造良好舆论生态方面提供增量和流量。保持清醒独立的头脑,别沉浸在“情绪先行”的幻影和泡沫里,应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媒介素养。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