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记者 顾敏 钱晶晶) “扑通、扑通——”3月1日上午10点,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码头,一尾尾中华鲟、胭脂鱼“乘”着“滑梯”快速游入长江。在长江保护法实施3周年之际,省法院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增殖放流活动,促进长江珍稀鱼种种群数量恢复,在全社会凝聚保护长江母亲河共识。
本次共投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以及长吻鮠、铜鱼4种珍稀鱼类2万余尾,将对丰富长江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放流前,工作人员在中华鲟背部植入米粒大小的PIT芯片,使用配套扫码器即能查询其出生时间、繁殖单位、放流时间等详细信息。
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近年来,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环境污染、非法捕捞等案件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