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全国首例!南京成功打捞野生伤病江豚——真情守护长江“微笑天使”
2024-02-19 06:4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这头江豚除了体表伤外,B超和X光片还显示其有明显肺部感染,我们已做好长期准备。”2月17日,南京海底世界后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眯了一会儿,又快速回到暂养池边,观察水中的受伤江豚。

2月11日,一头尾部有明显外伤的江豚在长江南京段被发现,牵动着不少市民游客的心。连日来,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指导下,由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组织,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南京海事局、长江南京航道局大胜关航道处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于2月16日上午将受伤江豚成功打捞上岸,并送至南京海底世界救治。这是全国首个在长江干流对野生江豚开展主动救护的成功打捞案例,为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紧急救护,与时间赛跑

2月17日,记者在南京海底世界后场看到,已接受初步治疗的受伤江豚被放入暂养池,游动姿态正常。仔细观察,可看到其尾鳍和尾柄上的增生组织。刘凯介绍,这头5豚龄左右的雌性成体豚,体长1.31米,体重37公斤,被打捞上船时尾部缠绕的丝线和水草,嵌入肉体最深处达5—6厘米,另有5处增生组织长在体表,最大的有成人半个拳头大小。

16日12点40分,这头江豚被转运到这里,第一时间接受清创、消炎、消毒。馆方兽医抽取其血液和体表微生物等紧急送检,初步结果显示,由于长时间有血液渗出,红细胞计数偏低。“我们为其注射氨基酸以补充体能,同时有规律地在其体表伤口涂抹黄霉素药膏,促进愈合。”南京海底世界淡水水族部实验室主任、兽医陈大军介绍。

救治团队通过B超和X光片初步判断,这头江豚有明显肺部感染,它的肺左侧出现囊肿,右侧则有积液。刘凯表示,肺部感染是威胁鲸豚类动物生命的几大疾病之一,以过往救治经验来看,多采取挂水和服药方法,疗程按月计算。

正常进食、恢复体力,对当前的江豚康复同样重要。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人员陆续从仪征等地采购、调运鲜活饵料——白条鱼。考虑到这头江豚目前活动能力不强、捕食能力较弱,救治团队把白条鱼的背鳍剪掉、降低其游动速度,以方便江豚进食。

时间回到2月11日,大年初二,长江南京鼓楼滨江段,陆续有摄影爱好者和热心市民发现,江中一头江豚不时浮出水面,尾部似有缠绕物。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接报后,迅速派出人员,在岸上和水面同步追踪。12日、13日,追踪团队连续两天发现其踪迹,并基本确定其在红云桥至长江微笑驿站区间水域出没。

随着越来越多的清晰照片从一线传回,一场针对江豚救护的线上专题研讨立刻展开。“要尽快人工干预、开展救护。靠它在江中自愈,基本没有可能。”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炳耀给出判断。

陈教授告诉记者,尾鳍是江豚频繁活动的身体部位,帮助其在水中保持平衡,一旦尾鳍被缠绕甚至受伤,江豚的游动就会受阻,捕食能力相应下降,甚至只能长时间漂浮,最终淹死。

与时间赛跑,一场由50多人陆续投入的紧急救护就此展开。

积累经验,搜救准备充分

“上来了!上来了!”2月16日11点15分,长江边围观人群中爆发出掌声。远处的潜洲江滩水域,受伤江豚刚刚顺利完成起水。前后历时6天,备受关注的那头“微笑天使”,终于找到了!

“整个过程很顺利!”一直站在搜救船船头指挥的刘凯兴奋地说。当天上午天气晴好,江面能见度高,再次发现目标江豚踪影后,搜救团队在半小时内完成物料整备、人员培训等工作,于10点半出动6艘科研监测船前往救援,很快锁定其位置。

在前期掌握其活动规律基础上,由两艘科研监测船定点守候,其余4艘追踪驱赶。此时目标江豚试图冲过围堵,但因体力不支,被困在渔网边缘。两艘无动力小船快速上前,两名船员果断跳进水中,合力将江豚抱上船。整个搜救过程持续不到一小时。

定点搜救又快又准,得益于大量准备工作。1月26日,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相关人员就曾在相同水域发现一头身上长有黄色瘢块的患病江豚。之后为期4天的集中搜救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

“你们赶快呼叫那艘船,让它绕开,否则会惊到江豚的!”一次搜寻中,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冲着驾驶室喊。可惜已来不及了,刚才还在水面探头的江豚,很快消失在船后的浪花中——他们又跟丢了。

“成年江豚比较胆小,船一靠近,它就躲起来。发动机、螺旋桨的噪声,行船的水流,都会惊到它。”姜盟有些懊恼。为此,他们紧急调用两艘无动力小船,由两名船员划动船桨在江上前行。

刘凯告诉记者,在长江开展救助,远比在湖泊和迁地保护区难。“长江是完全开放的水域,风浪不稳、水流湍急、过往船只较多,都会让江豚产生应激反应,再加上它可以自由游动,踪迹难以被掌握。”

“主动驱赶不可行,只能蹲守伏击。”刘凯介绍,要在掌握江豚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派船在其活动水域静候,一旦经过立刻围堵。有抛石的岸线容易割破渔网、伤害江豚,在以泥土为主的自然平缓岸滩起水是最佳选择。

上一轮集中搜救结束当天,2月5日上午,搜救团队开展应急演练,模拟江豚捕捞场景,队员们先后总结出多项心得:大船要在外围下网,用于固定渔网形态,再由行动方便的小船进场围捕;连日来江水流速较快,网眼不能太密,会阻碍江水流动,造成翻转;渔网的线不宜太粗,那样容易划伤江豚……

“之前的预先演练,对这次成功捕捞起到重要作用。”刘凯表示,连续多日作战,搜救团队对长江南京段的地形、水情有了进一步认识,也积累了搜救野生江豚的宝贵经验。

多方联动,为了江豚欢快畅游

为了救护受伤江豚,近一个月来,各路人马在长江边集聚。

苏泰渔科00001、皖观渔指80001……先后有6艘科研用途的渔船,从安徽安庆、当涂和江苏泰州等地赶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还专门抽调一批已上岸的渔民参与救援。

安徽无为人张春财带领13名同村渔民从上游赶来。这位67岁的“船老大”,早就在湖北至江苏的长江江面上走了个遍,参加过多次长江水生生物考察和10多次救护工作。

12名驾驶员、13名科研人员、14名渔民,以及摄影爱好者、江豚保护志愿者,平均每天50余人次的现场投入……“相关部门和人员快速协调到位,为这次打捞提供了重要保障。”姜盟感慨道。

长江航道处专门空出码头上的会议室,作为指挥中心;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派出渔政执法支队队员,充实搜救力量;南京海事局执法支队出面协调,在搜救当天上午让其他船只避让水域;南京交警派出“金陵铁骑”开路,原本计划两小时车程的转运仅用时40分钟;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也派出有经验的兽医来宁指导救治……

让救治团队惊讶的是,在前方一度急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莫西沙星注射液等药品时,求助信息发出短短一小时内,几十名各界人士迅速反馈。最终由一位从事医药生产批发的市民帮助调配,药品在次日下午到位。

“在南京,许多普通市民喜爱江豚、关注江豚,使得一头患病江豚能很快被找到,而通常情况下野生江豚得病后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刘凯说。

目前,南京是我国唯一在城市中心江段有野生长江江豚稳定栖息的大城市,栖居江豚数量62头。最近,搜救团队还陆续监测到其他出水江豚超百头次,它们大多身姿矫健、出水有力,从放大照片来看,其身体表面光滑,甚至有不怕生的小江豚在近岸出现,母子豚欢快伴游。

记者 董 翔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