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历史昭彰永不忘 和平诗章向未来——写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23-12-13 07:0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名单墙寄托哀思,逝者姓名永不凋零;公祭鼎静默肃然,历史记忆永世难忘;《和平宣言》反复传诵,抒发着全世界携手捍卫和平的最强音。

砥砺奋进的今日之中国,以和平发展告慰遇难同胞。

那些人

执着坚守 传承记忆

“这段历史不要忘记。我们一定要和平,要和平。”94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复说道。

86年前的那场劫难中,夏淑琴失去了7位亲人。她背负着沉痛的记忆始终为历史真相奔走,曾不远万里前往美国洛杉矶录制南京大屠杀证言。她是战后第一个赴日本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她总是强调,这段历史,她要一直讲下去。

2014年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时,登记在册的幸存者总人数尚有百余人。9年间,幸存者的照片一张张由明变暗,如今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剩38人。

幸存者在“凋零”,但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后代正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共2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葛凤瑾就是其中一位传承人。“父亲晚年时,将他当年的亲身遭遇整理成一本十几万字的册子,取名为《铭记历史》,并作为‘传家宝’分发给子女,要求必须牢牢铭记,不能遗忘。”

同为传承人的曹玉莉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曹洪泰、张翠英的女儿。曹玉莉积极参与各类记忆传承活动,今年10月,她与日本冲绳南京心连心会友好访华团一行座谈交流,向他们讲述了父辈在南京大屠杀时的经历和日军的暴行。她说:“我们一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也是对自己亲人和30万遇难同胞的告慰。”

时光推移,历史记忆的传承也从单一的口述发展为多渠道、多群体的接续传播。百岁高龄的幸存者王恒在世时,曾在孙女帮助下开通微博讲述历史;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则选择将父亲的一生撰写成书,陆续出版中、日、英等多个语种版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出的“行前一课”活动,成为南京市高中阶段留学生出国前的“必修课”;2016年起,“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用脚步丈量历史、祈愿和平……

那些物

见证历史 永志不忘

一尊三足圆形铜鼎,高1.65米,重2014公斤,在阳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用庄严与沉默诉说着对遇难同胞的痛悼与祭奠。

东南大学医学院大三学生阮泽宇仍然记得2014年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自己站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夏淑琴奶奶身边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的时刻。“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鼎身上镌刻的160字铭文和287字记事,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当时还是个小学生的阮泽宇尚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文字的意义,但那一天的记忆深深刻进了他的脑海。

年复一年,公祭鼎以无声的文字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和平宣言》则以响亮的回声,呼唤和平永续。

今年4月9日,冯亦同在南京去世,享年82岁。这位著名诗人给人们留下了《和平宣言》,掷地有声的诗篇赋予和平之声直抵人心的力量。冯亦同生前曾多次以诗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2002年,他受邀创作《南京和平宣言》,并在之后的10多年间数易其稿,最终成就现在广为传诵的240字《和平宣言》。

2014年起,青少年朗诵《和平宣言》成为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环节。“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斯人已逝,而《和平宣言》将在每一个国家公祭日如约响起,不断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还有一些物,穿越时光而来,以不容置疑的史证不断为真相拂尘。

12月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发布会,2023年新征集的1103件(套)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其中包括美籍华人鲁照宁捐赠的《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等14种125份美国报纸。

“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痛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2004年以来,鲁照宁一直在海外搜寻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物证,由他捐赠给纪念馆的史料迄今已达2300余件(套)。随着新的物证不断被发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除了鲁照宁,日本友人大东仁、松冈环,南京大屠杀影像记录者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旅加华人余承璋等众多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人亦搜集了大量史料和物证,为还原南京大屠杀及侵华日军暴行的历史真相、捍卫正义与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那些声音

和平永续 心之所向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前夜,“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在南京举行。8位领读者代表在中山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8个历史记忆传承之地接力诵读,以声音的力量行祭奠之礼、祈和平之愿。2018年,“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首次举行。此后的每一年,爱好和平的人们“声声”不息,用声音接力,为和平发声。

从南京到世界,和平之声正越传越远。

12月6日,《南京大屠杀史》阿尔巴尼亚文版与读者见面,加上此前已出版的英文、希伯来文、波兰文、韩文、印地文、西班牙文、哈萨克文版本,形成8个语种的海外传播矩阵。

今年10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再次来到欧洲,先后在西班牙马德里、匈牙利布达佩斯展出。匈牙利前总理迈杰西·彼得说:“展览用真实的材料记录并展示了那段残忍的历史,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来自战争的悲伤,记住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惨案。展览让年轻人更加知道什么是和平,有和平才有人类的生存。”

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已在美国洛杉矶、俄罗斯莫斯科、意大利佛罗伦萨、菲律宾马尼拉、法国冈城、白俄罗斯明斯克、捷克布拉格、丹麦奥胡斯等城市举办,中国人民以史为鉴、维护和平的心声不断传向世界,与各国和平人士的祈愿碰撞出不绝的回响,共同书写出以和平为底色、发展为主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12月9日,日本和平人士在大阪集会,呼吁民众正视南京大屠杀历史。活动组织者、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1988年以来往返南京和日本百余次,将3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250余名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的证言出版成书、制作成纪录片,将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呈现给世人。

当地时间12月10日,第27届“南京祭”活动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主席张蓝真是“南京祭”活动组织者之一。多年来,她坚持在海外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在旧金山举办‘南京祭’、建立‘慰安妇’纪念碑等,都是为了让西方社会、华人后代了解这段历史,推动受害者争取公道。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张蓝真说。

以旧金山“南京祭”为缩影,2014年以来,国家公祭日海外同步悼念活动已扩展到70多个国家的160多个侨社团。南京大屠杀历史逐渐被海外主流民众所知晓,有更多国际友好人士加入传播史实与捍卫和平的队伍中,和声交织,奏响和平的时代乐章。

策划:顾雷鸣 黄建伟

执行:沈峥嵘 廖卉

文案:刘浏 朱娜 黄欢 付岩岩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