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11月17日,“2023数智长江文化论坛”在南京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嘉宾以数智为名,因长江相聚,掀起一场聚智汇能的“头脑风暴”。
做敬畏长江的“生态公民”
围绕重塑新时代“人水关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秉文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宪提出了一条思考和应对的新路径:从美学视角打开长江。
“这也是当代生态运动的新趋势——从单纯关注技术和经济因素,转向注重个人和群体经验及其价值观的建构。美学的核心理念正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周宪说。
立足美学视野,从“原型”理论出发,周宪认为,长江作为“母亲河”的意象内涵需要被深入理解。长江的“母亲河”意义,既在于其孕育创生,与黄河互济互动,催生了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在于她建构起民族共同体的家园记忆和家国想象,成为流域人民寄托乡愁和回家冲动的情感化符号;既在于集中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新,哺育了大批文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也在于以其“连通”功能,通过多样性水系孕育全流域千姿百态却又血脉相连的文化,构建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审美意象和文化想象。
没有长江,何来江南。“人们一说起‘中国’就会想起‘江南’,甚至还有‘塞北江南’‘西藏江南’,这说明‘江南’已经成为表达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意象和标准之一。”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说。而长江江苏段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运河把江南的财富、文化、智慧、技术送往北方,惠布全国。
周宪认为,“敬畏的特质之一就是调适,即主体心理的改变。敬畏感具有促进人参与到‘亲环境行为’的功效。重树敬畏感,将改变我们,也改变长江。”
他观察到,眼下,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以“母亲河”的丰富审美意象,景观的场所与场所感,讲述故事的生动方式,逐渐涵育起人们对长江的敬畏之心,让更多人成为敬畏“母亲河”的“生态公民”。
从“知水”“治水”迈向“智水”
2021年12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江苏是7个重点建设区域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建议,江苏不妨从“源、流、脉、态”四个方面来建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保护传承体系。
所谓“源”,指文化孕育滥觞的原点、原乡和原型,溯长江文化之“源”,就是要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所谓“流”,是指“源”经文化传播链(水、路、人、物和方言、技艺、习俗等)的历时性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所谓“脉”,是指“源”和“流”经过时空演进发展壮大呈现出的开枝散叶的经纬交织;所谓“态”,是从古到今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流变而呈现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体现“源”“流”“脉”内涵的文化样态和视觉形象风貌。
在王建国看来,就江苏而言,对长江文化“源流脉态”的再认识和传承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重视长江江苏段见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极高价值;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和实操共构;进一步彰显崇文重教、书耕天下和江苏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文化;进一步挖掘和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等。“长江江苏段沿线的革命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大量见证中国革命史的遗址和纪念地,江苏红色文化的‘名片’内涵和内容还有拓展和提升的空间。”王建国说。
从“知水”“治水”到“智水”,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钮新强分享了数智技术在长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应用。在长江大保护方面,数智技术赋能的作用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长江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二是通过数字化建模、模拟和分析,对长江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三是了解长江生态系统的现状,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和生态影响,及时发现和解决长江生态环境中的问题,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钮新强赞叹,“技术改变了长江的治理模式,促进了科学决策,从被动应对长江水问题转向主动防控。”
构建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地图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长江文化数字化是融合这两大战略部署的创新举措。立足这一背景,南京大学发起并联合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和相关机构,开展“长江时光机”全球合作研究计划。“2023数智长江文化论坛”上,“长江时光机”项目正式启动。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介绍,“长江时光机”项目包括三个阶段:首先,对重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强大当代传承创新力的长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其次,在数字化基础上,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深层次数据加工,将原本独立的文化资源数据结构化、语义化、关联化,让长江文化资源数据在整个长江流域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实现系统活化;最终,建立一个以历史大数据为核心的分布式信息存储系统,构建跨越千年的长江历史文化地图和知识图谱,以“文化孪生”的形式映射长江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多维度时空演化,激活长江文化产业资源的创新应用,探索数字文化技术标准和数字文明建设路径。
“近年来,世界多国都启动了面向人类文化记忆的时空大数据项目,一方面驱动文化资源向数字空间迁徙,另一方面支持数字产业和文化科技创新。这些项目既体现了文化遗产在记忆塑造、身份认同以及文化传播上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反映了数字文明时代全球文化格局的急剧变化。”陈云松说。
在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看来,“须臾留住永恒”,重大文化工程的意义与契机,埋藏于当下的现实中,如南京河西新城开发中,在江边建设绿道的举措,让“永恒”的长江借助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生活“须臾”得以落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则对“长江时光机”的未来应用图景充满向往:或许,“长江时光机”所保存的“时空切片”,会在将来某一天被打开新的意义结构,延展出无数的创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