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四季度,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8个招商主体齐上阵,招商“百日会战”中再现重量级项目身影。29日,经开区成功签约新型光储氢示范智造项目等两个百亿项目。此次集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358亿元,将为该区“三新三高”主导产业孕育发展新动能、点燃发展新引擎、构筑产业新高地。三季度收官之时,该区晶澳科技20GW高效电池项目和棒杰新能源一期两大百亿级新能源项目已成功实现竣工投产。扬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表示,对照扬州刚刚出台的“613”产业白皮书,经开区始终紧扣“三新三高”主导产业,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加速产业集群集聚,要为扬州迈进“万亿俱乐部”的新目标发挥产业强市排头兵的表率作用。
龙头+科创,构筑产业“强磁场”
9月26日晶澳投产的20GW高效电池项目,引进全球最先进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绿色低碳系统,项目满产达效年产值将超300亿元。近两年,随着阿特斯、棒杰等一批新能源龙头企业的陆续加盟,经开区光伏产业已形成“铸锭—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天合氢能制氢设备项目签约,“光伏+氢能”布局新能源未来产业,为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再加发展新高度。
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依托智谷、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氢能研究院、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将创新链嵌入产业链,经开区企业在重塑提升上频添科技元素。扬州大学扬州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已与晶澳聚焦新一代光伏前沿技术开展具体项目合作;随着“瓶布氢云”氢能研究院正式落户,经开区立即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氢能产业链优质项目落户,迅速构建起“一园四景”氢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按照“一链一库一图一方案”,经开区围绕新能源、新光电、新健康、高档轻工、高端智能制造、高端汽车零部件“三新三高”精心打造产业“强磁场”。在9月23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上,经开区2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共同参展,集群发力布局新领域,领跑新赛道。去年刚刚落户的国汽轻量化研究院,已为该区成功引进2个院士团队和育材堂等4家企业,累计投资超30亿元。
今年,经开区新增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0家。存量提质,增量做大。“到2025年,经开区要达到工业开票销售2000亿元目标。”潘学元对此充满信心。
招商+营商,打造项目建设“双子星”
近两年,扬州经开区项目招商火力全开:阿特斯等6个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相继落户。通过创新构建“管委会+产业园区+公司+中介”招商体系,激活招商机制,在汽车零部件、新光电、大健康等领域持续营造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滚雪球”效应。今年1—9月已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54个,累计总投资530.35亿元。
高质量招商带动产业赶超式发展,经开区连续两年完成“1115”重大项目工程任务,一大批产业契合度高、关联性强、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建成投产,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过千亿元的目标。
龙头引领、链群互动的产业格局,离不开立体招商体系和优质营商环境的同心勠力。“紧扣时间节点,理清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主动对接、提前谋划、全程服务。在经开区,五证联发不是个案,而是常态。”经开区副主任徐春茹快人快语。“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领照即经营”等系列举措抢先示范、强劲发力,高频次的政企互动专注个体难题攻坚。实打实、短平快的全要素支撑和全周期服务保障为重大项目建设赢得了速度和口碑。
截至9月,经开区今年3个列省项目已完成列统投资51.2亿元,完成率146.3%。
提振“四敢”精气神,改革描绘新蓝图
扬州经开区疫情前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低位徘徊,近几年经开区党工委通过推动体制改革、健全激励机制,迅速激发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气神。潘学元表示,经开区要成为扬州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就要在赋能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在改革攻坚上勇闯“无人区”。
方向决定出路。经开区从优化顶层设计开始,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彻底释放干事动力和能量。7月11日,扬州市产业投资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对经开区融资能力、成本和进入资本市场带来强劲利好。
8月8日,投资150亿元的阿特斯新能源光储全产业链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能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得益于经开区首次探索“央企+管委会”的合作模式,中交二航局首次以社会投资人身份承建了扬州新能源产业园东区建设项目,为百亿项目提供了迅速落地的解决方案。
大力提倡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径,经开区两年前开始建设的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光电、新能源、朴席智能等6个产业“园中园”深耕精研产业发展,如今都已成为引领园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载体。面对去年底提出的新“双千亿过百亿”目标,扬州经开区在改革攻坚中积极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在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二次创业”新篇章。
记者 汪滢 通讯员 杨开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