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重回历史分布地,“东方宝石”朱鹮首次在中国东部沿海湿地野化放归
2023-10-27 16:44: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柏丽娟)10月27日10点30分,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实验区,来自浙江德清的20只朱鹮振翅而出,飞向这片阔别60余年的天空。这是朱鹮首次在中国东部沿海湿地野化放归,是重现朱鹮历史分布区、扩大朱鹮野生种群的一次重要探索。

“经过3个多月的野化训练,专家对朱鹮进行了野外生存能力评估,满足野化放归条件。”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员李洪磊打开箱门,看着与他相伴数月的鸟儿重归自然,白衣翩跹。不远处,今年首批秋迁回归野生丹顶鹤与朱鹮隔草相望,这片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即将迎来新的守护故事。

江苏曾是朱鹮的历史分布区。上世纪70年代后期,俄罗斯和朝鲜半岛上的朱鹮相继绝迹,在我国也曾被认为已野外灭绝,直到人们在陕西洋县的山林里发现7只朱鹮野生个体,它们终于有了“重生”的可能。自那时起,我国便开始着手朱鹮种群恢复工作,帮助朱鹮由洋县逐步向历史分布地扩散。

为迎接朱鹮到来,保护区中实验区内搭建1200平方米的野化放归训练网笼和3间隔离笼舍,训练网笼内水文连通,借自然潮汐,营造沿海滩涂潮间带水位的变化。“潮起潮落,咸水区会留下大量滨海滩涂生物,让朱鹮适应滩涂食物和海水浴。”除了觅食和飞行能力,包括李洪磊在内的工作人员还会在训练网笼放置猛禽模型并播放声音,对朱鹮进行警戒能力训练。“10多只朱鹮佩戴了背负式北斗定位跟踪器,重要栖息地也安装了实时监控,便于后续观测和保护。”

保护区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将朱鹮习性由内陆生境向滨海生境转变的探索和尝试。“保护区建立起了全国第一个盐沼生境野化基地,希望提高朱鹮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据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志洲介绍,为提高朱鹮迁徙成功概率,保护区将小白鹭作为伴生物种,和朱鹮一起进行野外训练。“期待它们能从盐城飞到上海崇明东滩,再到达宁波,形成自然迁徙路线,这是朱鹮野化放归的最终目的。”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国际、省际合作,已在河南、浙江、四川等省份建立野化放飞种群。“我国还帮助日本、韩国建立了朱鹮人工种群,从濒临灭绝到繁衍复壮,再到重建东亚野外种群,朱鹮保护工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郭立新说。

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9000余只,野生朱鹮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约1.6万平方公里。失而复得的“东方宝石”,正飞向更广阔的山河。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