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苏州开门立法推动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 集民智纳民意,守护缕缕茶香
2023-10-11 06:4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9月6日,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省首部关于茶叶的立法项目,也是苏州继阳澄湖大闸蟹之后又一次对名优地产进行立法。

洞庭山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产于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而得名。去年,洞庭山碧螺春以50.99亿元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6位,吴中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茶叶重点县域”,去年茶叶总产量383吨、产值3.69亿元,茶叶收入占当地农户家庭收入近四成。

“发展瓶颈在哪,请各位敞开说!”日前召开的立法调研座谈会上,近40家行政机关单位代表和当地茶农、茶企负责人共商“茶”事,苏州市司法局副局长陆雅开门见山。

茶农仓天明说,“洞庭山碧螺春”早在1998年就拿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但现在冒名顶替、以次充好现象屡屡发生。特别是茶叶刚上市,一些外地茶叶就早早打着洞庭山碧螺春名义出售。

“我们的商标保护意识不够,保护能力也有限。”茶农王振明说。洞庭山地域狭小,碧螺春年产量低。经营方式以中小散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低,造成技术标准难以规范、品质难以控制等深层次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曾对洞庭山307个农户和100家茶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近八成农户茶园面积不到10亩。“产量低,品牌小而散。”东山镇茶叶行业协会会长秦许人忧心不已。

“对大家的担忧,草案多处给出回应。”苏州市司法局立法处副处长张楷表示,草案明确提出,在茶叶包装显著位置加贴追溯防伪标识,加快开发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茶园管理、标识申领、追溯防伪等。同时,每年由苏州市政府统一公布开采日,从源头遏止外地茶冒充抢先上市的问题。

品牌保护既要建制立规,又要加强执法监管。“洞庭山独有的小叶种种质资源,是洞庭山碧螺春的品质之根,要尽快保护起来!”全国制茶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中国制茶大师严介龙一席话引发参会者深思。苏州市天王坞茶果场负责人姚益林建议,加强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希望科研单位多参与种质培优、工艺创新,相关部门加强种植培训和制定质量标准。

“技艺传承关键靠人,后继无人是个大问题。”碧螺春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施跃文说,采茶制茶很辛苦,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非遗传承,都可能后劲不足。吴中区东山北望茶场负责人李春如提出,人才队伍怎么建,工艺如何改造创新,农文旅融合怎么搞,每件事都要有法可依。

“守护缕缕茶香,急需全链条全方位法治保护。”陆雅表示,要聚焦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种保护以及原生态茶果复合系统保护,深度赋能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努力在法律框架内找出各方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行业发展的最优解。

据了解,条例立法期间收集到建议58条,其中关于建设洞庭山碧螺春茶基地和后备基地、开展洞庭山碧螺春茶种质资源保护、鼓励打造龙头企业、加大对假冒伪劣碧螺春茶的打击力度等均被《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草案)》吸收采纳。

开门立法,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立28个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运用遍布乡镇的司法所设置1259个“法治民意征集区”、成立97个县级“立法民意咨询库”,对所有立法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运用“法治民意直通车”对立法项目开展专项意见征集活动,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8000余条,有效意见吸纳率平均达60%以上。“集民智纳民意,努力将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让每一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省司法厅副厅长韩震龙说。

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新华日报社记者 倪方方,实习生 戴思颜, 省司法厅 侍军宁 张全连 邢媛媛)

专家点评 >>>

应瑞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江苏农业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开门立法”不仅仅是立法程序的努力,更是落实公众监督权的有效形式。《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草案)》的立法实践,让我们看到农民对从法治层面破解“急难愁盼”的迫切渴求,也让我们看到农民关注、支持、参与法治的高度热情。近年来,江苏司法行政部门加快立法步伐,持续推进《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江苏省家庭农场促进条例》等多个涉农立法项目,同时健全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立法、表达意愿关切的渠道和机制,引导人民群众有序积极参与立法,群众逐渐成为法律制度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和监督者。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