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今夏我省极端天气或多发,各地各部门积极打好“主动仗” —— 有备无虞,守护河湖安澜
2023-07-12 06:3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洪叶 张宣 梅剑飞 颜颖 李源 严磊 丁宏波 董鑫 徐超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7月10日上午,宿迁市民接连收到两条气象预警。9点11分,宿迁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午后宿城区、宿豫区等地所有乡(镇、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1小时31分后,又发布强对流蓝色预警,预计当天下午到次日,宿迁部分地区将出现雷电,并伴有8—10级雷暴大风和小时雨强30毫米左右的短时强降水。

入梅以来,我省已遭遇5次强降雨,狂风暴雨酷暑不定时“切换”模式可能还将持续。省气象台专家预计,7月中旬至8月上旬,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并可能出现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如何妥善应对极端天气,成为今夏我省一道“必答题”。

发布预警,今夏我省降雨偏多气温偏高

7月6日晚,许多江苏人被“暴力梅”搅扰清梦。至7日早上8点,江苏多地一度包揽24小时降水量全国前十。省水利厅数据显示,7月6日—8日,全省面雨量达69.7毫米,其中淮北9.2毫米、江淮126.6毫米、苏南53.6毫米。特别是7月6日—7日,江淮地区出现罕见特大暴雨,扬州、泰州、南通多地站点24小时降雨量超过设站以来最大值。

暴雨倾盆的,不只有江苏。水利部消息,7月6日—8日,我国西南中东部、江淮、黄淮南部、东北中部南部及湖北东部西南部等地发生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江苏滁河下游六合段、辽宁辽河支流绕阳河、贵州乌江支流西洛河等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0.02米—0.87米。

世界气象组织对此已有预警。该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世界正面临更热、更旱和更涝的未来,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事件频发强发是不争的事实,极端高温天气成为一种‘新常态’。”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分析,厄尔尼诺还可能打破我国前两年降水“南旱北涝”的局面,使之重新回归“南涝北旱”,长江流域降水可能会增多。

回顾7月6日—8日强降水过程,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小霞分析,这次暴雨的成因是高空槽、副高、水汽输送等降雨影响系统正好匹配,为强降水形成了有利的条件。长时间降水并不是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的,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就像列车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块铁轨,这种情况被叫作“列车效应”,一般发生的概率很低。

“苏州7月11日出梅,全省其他城市近期也会陆续出梅。”金小霞说,苏南地区从11日开始,降雨天气将大幅减少,苏北则会平稳过渡到晴朗天气,“出梅之后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但温度很高、午后到下午容易有局地对流产生,也不是完全没有降水。”

“出梅的同时,长达40天的‘三伏天’也将开启。”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项瑛表示,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全球肯定要比去年热。对江苏而言,随着副热带季风区对厄尔尼诺的响应,梅雨开始就来得比较猛,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强降水,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厄尔尼诺的间接响应。

项瑛分析,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夏天我省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预计7月中旬—8月上旬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零至两成,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0℃-1℃,月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5℃-38℃。结合入梅以来强降水叠加区域,今年夏季我省出现大范围干旱的概率不大,有可能出现龙卷风等极端天气。

统筹调度,全省4天排掉474个“玄武湖”

7月10日,驱车泰州市区大街小巷,几乎已看不到暴雨侵袭的痕迹。

7月6日午后至7日下午,泰州市海陵区和姜堰区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水量历史极值。“此次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远超按照30年一遇暴雨强度设计的城市防内涝标准——229.2毫米/24小时。”泰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内河水位全面超警戒线的情况下,城市积水深度超30厘米的道路点位数与往年暴雨天气时基本持平。雨后4小时,市内交通基本恢复正常,供电等重要设施未受降雨影响。

排水迅速,是因为见势早、行动快。7月6日上午,泰州即开展防汛抢险1小时应急响应圈实战演练。市水利部门调度工程,将城区水位预降至2.1米。市防办调度前置低洼点的2台拖挂式泵车,处置道路积水;协调江苏水利抢险引江河机动队,出动6台便携式潜水泵抽排城区河道涝水、4台泵车支援城区积水点处置。同时调度190处通江水利工程全力排水,累计排水约6.0亿立方米。

从7月6日中午开始,如皋出现雷阵雨,并伴有强雷电、30毫米/小时以上的短时强降水。7日上午,记者在如皋港闸管理所的防汛物资仓库看到,救生圈、投光灯、松木桩等各类防汛物资排列整齐。管理所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关注水位变化情况。“我们还对上下游河道、水上运输船只以及附近码头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排水安全顺畅。”如皋市焦港水利枢纽管理所所长孙福殿介绍。

有备才能无虞。6月底,扬州就排查了市区16个积水隐患点,全部落实责任人和排水设施。7月6日至7日,扬州城区24小时雨量达259.8毫米,超过城市30年一遇排涝标准。受其影响,中心城区邗江北路西区大润发等多个路段出现积水,其中40处情况较为严重,积水深度达30厘米—40厘米。地下隧道、医院、交通枢纽等重点防护部位未受淹受涝,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正常运行,国省干线、水上交通以及大部分骨干路段通行正常,农业生产、地质灾害、企业运转等方面均未接到灾情报告。

危急时刻,党员冲锋在前。7月7日下午4点,海安市南莫镇柴垛村大雨如注,八组一处圩下涵洞出现裂缝,外河水汹涌倒灌内河,如果抢修不及时,圩堤会被冲垮。情急之下,村党总支书记及村委会主任叶剑文跳进水中,接过装满泥土的编织袋拼命推往裂缝处,岸边几位熟悉水性的村民见状也赶紧跳了下去。大家用了20分钟,合力将裂缝堵住。

受本轮强降雨影响,太湖、里下河、滁河等地区一度有22条河道29个站点超警0.04米—1.42米;通南沿江地区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超设站以来最高值。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预降水位、抢潮排水、流域区域联合调度,7月6日—9日我省共排水入江入海26.1亿立方米,约为474个玄武湖的库容,其中太湖地区排水入江5亿立方米、里下河腹部地区排水入江入海5.9亿立方米。

高度戒备,防汛抗旱两手抓

目前,江苏大部分地区已解除防汛应急响应。但据研判,我省仍处于梅雨期和主汛期,突发性强降雨易发多发。根据天气预报,未来10天全省长江以北仍多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且与上轮降雨较多的江淮部分地区高度重合,防涝形势不容乐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雨情水情。”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继续排水降低里下河、太湖等流域、区域河网水位,尽量多腾库容,留足纳雨空间;针对后续淮北可能持续发生降水,提前预降沂沭泗地区河湖水位,做好应对沂沭泗上游来水及区域洪涝的准备。同时,围绕应对超标准洪水、特大暴雨、强台风,重点督导险工险段、病险水库塘坝巡堤查险、涉险人员转移、城市地下空间管控和生命线工程抢修等应急行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欣介绍,当前正值防汛救灾“七下八上”关键阶段,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增高,全省交通运输系统高度重视汛期强降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毁损、在建工程施工坍塌等风险,以及道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内河水上交通、港口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运行风险,全力做好交通运输防汛各项工作。

随着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受长江、太湖、淮河汛情影响,近日苏北地区各节制闸普遍开闸泄洪,部分航道出现横流,对过往船舶安全航行造成影响。京杭大运河苏北航务处党委书记金坚良介绍,苏北航务管理处已加大排涝节点测速管控,并加强与水利、海事部门联系,构建三方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防洪抗险工作合力。

粮食足,民心稳。“大棚里的蔬菜都淹了,帮我们看看怎么补救。”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头村的种植户急切地说。7月7日,大雨还未停止,他们就迎来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当天,该局抽调150名技术人员组建7个防汛救灾指导组,分赴各地帮农户减少损失。7月9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要求各地抓紧排除田间积水,加强生产管理,落实防灾减灾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防汛的同时也抗旱。记者了解到,我省在确保防洪安全和不影响排涝的前提下,前一阶段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供水保障夏栽用水,淮河以南33座大中型水库增加蓄水1.5亿立方米,有效补充丘陵山区尤其宜溧山区水库塘坝的蓄水。当前淮河上游来水逐步减少,全省仍有9座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0%以上,将继续利用雨洪资源做好蓄水保水,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

科学用水,变害为利。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站工作人员戴天齐打开南通城区数字孪生水网系统,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一条“数字河流”。“雨情、水情、工情,所有数据一目了然。”戴天齐介绍,这一项目被列为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这次城区闸站的排涝调度就是依据其生成的调度方案开展的。“在实战中优化提升,我们将持续提高系统演算精度,预计今年年底项目正式上线。”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