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馆研究馆员熊月之:让江南文脉润泽长三角一体化
2023-05-17 06:3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 洁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我在上海工作生活了50年。但一开口讲话,还是地地道道的淮安口音。”拨通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嘉宾熊月之的电话,乡音、乡情绵延。作为一位将故乡“带在身上”的著名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馆研究馆员熊月之多年来研究历史、研究上海,也从中找寻江苏过去以及今天的发展“密码”。

“我在研究江南文化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上海人’绝大多数是江南人,其中2/3为像我一样的江苏人,1/3为浙江人。”熊月之1949年出生于淮安,中学毕业在上海当了5年兵。1977年,熊月之幸运地考入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后在上海读研、工作至今。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的他,在数十年的研究中发现,江苏和上海的“亲密关系”当然跟行政区划沿革有关,比如上海历史上曾属于江苏省,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1958年江苏的松江、青浦等10个县又被划到上海;但更重要的是在文脉上的“一脉相承”,使得两地可以发挥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携手发展壮大。

以近代为例,南通的张謇、无锡的荣氏、常州的刘国钧、刘靖基……许多著名的民族企业家,都是在江苏和上海联动发展。“有的是办两个厂,一个厂在江苏,一个厂在上海;有的是同一个厂,生产基地放在江苏,市场研发在上海。”熊月之举例说,刘国钧、刘靖基创办的大成纺织染公司采用的就是后一种模式。上海信息发达,了解国际形势比较方便,也能够及时买到国外先进的机器、聘请到比较好的专家,而将生产基地放在常州,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地价、劳动力相对低廉的特点。

“1930—1937年在世界经济萧条、国内不少民营企业也受到波及倒闭的大背景下,大成纺织染公司却从1个厂发展为4个厂,从200台织机发展到2557台。” 如此发展速度是如何缔造的?熊月之认为,利用两地差异、优势互补是重要原因。其中,除了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经验,将中国本土原有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外,借助本土文化,将“中国特色”发扬光大也是重中之重。

虽然在上海工作,但熊月之一直心系家乡发展,不仅关注着淮安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在江苏举办的江南文脉论坛等活动中,从历史入手为江苏发展建言。奔波两地,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江苏和上海的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其中最显性的表现就是苏锡常人的口音和饮食习惯与上海人相差无几,而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放在江苏身上也完全合适。“如果说城市的行政建立是地上的井,那么历史文脉就像地下水一样,是紧紧相连、割不断的。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江苏文脉,我觉得这些既是过去的东西,也对今天的发展有所启发。”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