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治水兴水,“水韵江苏”更加闪亮
牢记总书记嘱托,江苏推动系统治水能力不断提高
2023-03-02 06: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洪 叶

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习近平

【温暖时刻】

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都水利枢纽建设运行情况。

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和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总书记强调,要依托大型水利枢纽设施和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情回顾】

“在展览馆,总书记听到讲解员报告1931年江淮大水时高邮地区的灾情时,关切地询问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我报告,现在旱涝保收。总书记点头赞许。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十分关心百姓生活,落实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就是要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回想起总书记视察的那一天,时任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现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陈杰记忆犹新。

近年来,江苏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为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和河湖保护战,出台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形成江苏系统治水总抓手。

治水之基,工程为本。“总书记十分关心工程技术问题。”陈杰回忆,“总书记详细询问江都站为什么三易其址。我汇报说,江都站的规划选址,主要是考虑结合里下河地区的排涝。实践证明,江都站科学选址,不断优化了调水排涝等综合功能。落实总书记亲自提出的‘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要坚决贯穿到水利工程规划、论证、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治水之要,节水优先。总书记十分关心节约用水情况,在现场明确要求,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落实全面节约战略,要立足我国人多水少、南丰北枯的国情水情,江苏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治水之道,共享互融。“在视察途中,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江苏水利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情况。”陈杰说。近年来,推动江苏水利加快走出去步伐,江苏与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落实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要不断深化水利对外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向世界讲述中国治水故事。

【奋进足迹】

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是江苏最丰裕的自然禀赋、最灵动的生态要素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江苏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动系统治水能力不断提高。

水网骨干工程基础夯实。吴淞江整治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夯实水利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顺利开工,千里淮河坦荡归海。一南一北,沟联江淮,通达沧海,水安民稳,水网动脉不断完善,发展根基更加牢固。南水北调智能化调度系统建成投运,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监测网络,不断提高水量优化调度、远程集中控制、智能管理决策、应急响应处置等水平,借助“智慧大脑”,守护“一江清水北送”。

水资源利用更加集约节约。在全国首推“四水四定”试点,探索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构建与相关制度;首创《取用水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率先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提档升级;出台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务经理制度,创新制定印发节水型企业园区建设标准;实现南水北调沿线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和省级节水示范区建设的“双覆盖”……江苏时刻牢记嘱托,全力打造丰水地区节水典范,并在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中取得“八连优”的优异成绩。

幸福河湖建设全域铺开。2022年,江苏以河湖长制为载体,深入推进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启动太湖新一轮生态清淤工程,建设蓝藻打捞处置信息化平台,推动洪泽湖保护条例出台,稳步实施长荡湖、固城湖等退圩还湖工程。将幸福河湖建设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范围,规定每个设区市建成幸福河湖15条以上、全省建成200条以上。

治水富民有效结合。洪泽湖7066条住家船、49条餐饮船以及近2万住船渔民上岸安居。江苏将长江禁捕退捕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在严格落实禁捕要求的同时,聚焦民生需求,力争实现“同湖同策”“同湖同步”,多渠道推进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动“生计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养鱼捕鱼”向“打工创业”转变。

国情水情教育深入开展。近几年,高邮灌区、兴化垛田承续古今,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新时代江苏治水展示馆、洪泽湖治理保护展示馆等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鳞次栉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展馆闪耀江淮……水情教育走进大众、走向青年,知水爱水护水的理念蔚然成风。2021年6月15日,北京的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世和园内,近20个外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机构组织负责人云集于此,聆听探讨来自江苏的河长制探索实践,江苏的治水经验、治水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治水”实效带来“亲水”新图景。“以前出门是老屋、杂树、旧路,现在一眼就能看到运河风光和绿色游园。”家住无锡古运河畔的市民高志宇,有空就要到新建的南长街游园散步,“走在时光花廊景观墙、孩童游乐设施和茵茵绿草间,幸福感满满。”如今,行走在江苏的长江、运河、湖泊沿线,一条条清水廊道、生态走廊正在江苏大地上蜿蜒排布,成为泽被南北、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一幅“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图景正渐次展开。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