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每一次建言,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2023-02-17 06:3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珺璐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荣幸,又感到肩上使命重大。”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璠教授说。一有闲暇,刘璠便前往各医院和乡镇街道卫生院调研,征集意见、建议,通过大量走访调研,积极为患者和群众建言献策。

医者心系患者,代表心系群众。刘璠时常清晨6点就起床,夜深人静时才进家门,还要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无偿看病。正是因为时时刻刻与患者和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刘璠的每一次建言总能精准落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点上。

2020年,刘璠在一线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需要改进之处,“大范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往往存在不确定性、突发性,应对处置面临较大挑战。”对此,他建议成立常设性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不同性质,明确核心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委办局,围绕应急处置原则,完善机制,建立高效、快捷、科学的处置程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迅速自动激活联动机制,立即启动紧急救援。

2021年,老年人对健康服务愈发迫切的需求引起了刘璠的注意。得知我国还没有国家级老年医学高校教育教材体系、缺乏系统的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和标准,刘璠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提高老年医学的学科地位,将老年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建设发展,并列入国家重点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充实师资力量。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刘璠将“建立稳定基层卫生队伍保障机制”的建议带到了北京。在多次调研后,他提出大力实施人员专项补充工程,根据乡村卫生室未来5年空缺岗位数明确委培生数量和学历需求,实施面向村卫生室免费定向培养3年制高中起点高职医学生计划,并按照“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原则,探索建立人员县管镇用的卫生院编制“周转池”制度,统筹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双向流动。

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处理、推动高质量养老服务、加强新市民群体住房保障、促进科技创新……刘璠向大会提交的代表建议内容,从医疗领域拓展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的还被采纳到《民法典》中。

今年全国两会前,刘璠同样精心准备建议。他认为,要加强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管理,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开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质控工作,推进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在政府层面,积极促进大健康管理服务合理定价并逐步纳入医保支付。刘璠还准备提出关于推动高质量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调研中不少老人反映,养老院虽好但离家远,居家养老又怕设备跟不上。”对此,刘璠建议,打破界限,将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家庭,让以执业护士和持证护理员为主的专业照护团队走进老人家庭,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和基本照护保险管理范围,推进“养联体”建设,在有效破解养老难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力推进养老产业化发展。

刘璠说,人大代表肩负着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为民发声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将继续全力讲好“江苏故事”,担当医者使命,践行代表初心。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