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三进三退”,江阴如此“拥江而美”
2022-12-26 06: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2月2日,全媒体新闻行动采访组参观长江大保护展示馆。 记者 尤晓源 摄

记者 顾星欣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江阴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保护区,眼前大片芦花随风摇曳,一眼望不到尽头,群鸟翩飞,自由嬉戏。这里是自然精灵们的家园,也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长江禁渔两年,这里的鱼越来越多了。退潮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一条条鱼挤在芦苇荡里,跳个不停!”保护区的江堤上,62岁的黄丹村护渔员吴玉平正和搭档一起,骑着电瓶车巡逻。他手指着江边芦苇荡,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鱼多了,景美了。还母亲河以“微笑”的“考卷”,江阴如此答题:近年来,窑港口及周边区域散布的近百处小型畜禽养殖场、化工作坊和小型修船厂已被全部清退,江边的滩涂恢复成了鸟类栖息地。

“我们村里还新修了村史馆、民俗馆,留住了村里世代渔民的乡愁。”黄丹村党总支委员潘勇瑾说。

行走在江阴沿江生态景观岸线,记者眼前不时闪过由江边湿地、公园组成的一道道生态风光带,宛如“人在画中游”,让人真切感受到心旷神怡的感觉。

“你知道,一分钟内长江发生了什么吗?”12月2日,记者走进江阴鲥鱼港公园内的长江大保护展示馆,观众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生动的多媒体展项,了解这座城市与长江数千年来相依相伴的前世今生。

登上展示馆楼顶露台,眼前豁然开朗。大江之上,忙碌的船只来来往往,不远处,雄伟的江阴长江大桥飞跨南北。远远眺望,黄田港公园、船厂公园、鹅鼻嘴公园等“串珠成链”,风华旖旎,滋养着市民的生活。谁能想到,昔日这里码头工厂交织,不仅遮蔽了长江,更造成污水、扬尘、噪声等一系列污染。

护绿,扮靓。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短短几年间,这条沿江岸线发生了神奇的蝶变。“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近年来江阴以“三进三退”的生动实践,腾出滨江空间,造绿地、建公园,形成“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城市文化景观T台。

除了看得见的文化景观,还有看不见的流淌在基因里的文化记忆。这些深层的无形记忆怎么挖掘?记者了解到,除了新建成的江阴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城市记忆馆等一批文化地标,江阴还整体性保护开发江苏学政衙署、徐霞客故居、刘氏兄弟故居、黄山要塞等文物遗迹,以文脉为“骨”,挖掘江阴历史文化内涵,在文旅融合中提升长江文化价值。

眼下,江阴正在加紧建设“国乐岛”,挖掘江阴“国乐”IP,集音乐厅、美术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场馆于一体,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

热爱长江、呵护长江的信念,已融进每一位江阴人心中。在江阴,全省首位“最美生态环境保护者”郑金良持续20年带着鱼苗参加长江放流活动。在他的带领下,孙女郑冰清也“接棒”加入,投身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她说:“要像爷爷一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长江之畔,更多美好的故事正在延续。当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无锡段建设推进方案》已经出炉,江阴35公里长江岸线、987平方公里市域面积全覆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推进,长江文化的洗礼激荡,将让这座内蕴深厚的城市散发出更加独特的气质。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