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在这里 “看见”乡村振兴热度
2022-12-19 07: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游客在响堂村咖啡店休闲。

本报记者 盛文虎

冬日的暖阳照进南京老山深处,只有70多户居民的响堂村,静谧而惬意。

设计师陈卫新端上一杯网红“栀咖啡”,穿过工作室的院子去隔壁茶馆串门。窗外,晒太阳的村民聚集在小亭子里拉着家常,三三两两的游客在艺术装置前驻足,品读唯美诗歌。

两年前第一次走进响堂村,陈卫新就喜欢上了这个环山临水的村庄。2020年底,组建不久的浦口文旅集团计划打造“不一样的响堂”,陈卫新受聘担任文化顾问。这样一方世外桃源,如何才能“不一样”?陈卫新的观点是,既要遵循自然肌理和文化本质,也要用艺术重构物理空间和精神世界。

围绕村庄形象、业态布局、文化传承和治理模式,浦口推出“响堂计划”。以文化为切入点,引入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等多个圈层的精英,在新老村民融合中,让乡土文化与艺术元素邂逅碰撞,用时尚业态赋予地方物产增加值。

在设计师精巧构思下,老村部、村史馆被改造成精品融合餐厅和会议中心,分别取名“村宴”“堂屋”。网红咖啡、品牌民宿、特色餐饮开进了山村,村民保留产权的同时,每年都能坐收不菲的房租。咖啡、香薰、蒲扇等文创产品陆续开发,农文旅融合,4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响堂的增收链越拉越长。今年1至10月,响堂村共接待游客近14万人次,各类业态实现营收300余万元。

与外在形态相比,乡村内在气质之变更令人欣喜。陈卫新的“乡村讲习所”每月都举办文化沙龙;自称“铁匠”的南艺教授王克震,每天在村里“叮叮当当”,这里既是创作基地也是“第二课堂”;“收故事的老万”万俊办起老物件博物馆,一墙之隔就是他的“桐月春至”。

文化赋能之下,就连响堂的栀子花也有了更多内涵。通过举办栀子花大会,响堂被南京市委宣传部认定为“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传承基地。今年,著名作家毕飞宇也来为响堂代言,推出“念念不忘,唯有响堂”山谷生活季,一朵花的价值被不断挖掘放大。

2009年嫁到响堂的孙娟,全程见证了山村的重生。如今的她,辞去城里工作,回响堂当起旅游向导。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邻居们“笑容多了,更自信了”,有人主动收拾房前屋后的垃圾,也有人自制廊架,学着养花种草。

这些变化,江浦街道华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都看在眼里。她说,“响堂计划”启动之初,社区就发起村民理事会——新村民、原住民、建设方和社区一起,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让原本不同阶层的群体和谐共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响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