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做大“菜篮子” 端稳“金饭碗”
2020-10-06 06: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9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仪征市新城镇三茅村现代农业园,保鲜冷库前,两辆冷藏车正装货准备出发。“每天要向附近汽车工业园企业食堂配送1000多斤蔬菜,最近大棚里出产的上海青、大白菜和胡萝卜也要及时运到扬州市区食品生产企业,大伙忙得停不下来。”三茅村党支部书记朱在勇难掩心中喜悦。

蔬菜种植是三茅村的特色富民产业。2013年,朱在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发现,村里2700多亩农田还是以稻作为主,每亩效益一年不足千元,农民积极性不高。而几公里外的仪征汽车工业园却有180多家工厂,2万多名产业工人,每天需要大量蔬菜、稻米等食材。由此,村里决定,服务汽车园区,由村集体牵头成立蔬菜合作社,流转村里的千亩土地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蔬菜产业园区先后注册了“茅友”“翔飞”等品牌农产品,并申报了普通白菜、韭菜等15个蔬菜产品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67岁的杨凤兰,以前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守着自家几亩地,一年下来一亩地仅收入几百元。随着蔬菜产业园的建设,他把家里的几亩田流转给了村集体,每亩田一年可以拿到685斤粳稻折价的流转费用,同时他还到园区打零工,每年劳务收入近2万元。

对于村里的困难家庭,蔬菜产业园还专门辟出了部分大棚,进行对口帮扶。秦桂芳曾经是村里低收入农户,家里因病致贫,2016年村里分配给她5个大棚,并对她的大棚进行统一管理。除了在自己的5个大棚里种植,秦桂芳还在园区里做杂工,增加收入,1年下来能挣5万多元,当年,秦桂芳一家就实现了脱贫。

“你看这是我们园区新建的钢架日光大棚,还配了空调,2000平方米硬件投入就要近百万元,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邀请了知名的草莓专家,打算无土栽培草莓新品种。”朱在勇介绍, 如今,三茅村蔬菜合作社从单纯种植蔬菜发展到蔬菜、果品等农业系列产品30多种,种植大棚也从最初的100个增加到400个,客户也从身边企业走向了周边城市,2019年产值近千万元。

“菜篮子”越做越大,村民手里的“金饭碗”也越端越稳,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1.4万元增加到 2019年的2.4万元,同期村集体收入也从20万元增加到98万元。

从去年起,结合“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三茅村又围绕全域旅游做起了文章,先后在永一组及周边地区,打造了以绿色生态为底色,集种植、采摘、农家乐、亲子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拉动了全村经济发展。目前,三茅村文化礼堂已建设完成,未来还将对村现有集体闲置资产进行规划与新建,引进高效、环保及有特色的产业进驻,从而带动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既立足农业,又跳出农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仪征新城镇镇长王磊表示,三茅村依托特色产业致富的经验已经在当地推广。 记者 李 源

标签:
责编:罗鹏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