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州市开了一场规格最高、参会人数最多、听会人员最广的会议,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以来,徐州市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连续三年把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作为全市“第一会”,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看不见的基础设施”“隐性的竞争力”,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揭示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现在,优质项目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地方之间、区域之间对优质项目招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靠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放松环境约束标准等方式吸引投资,空间越来越小,效果也越来越弱。
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成为争夺优质项目的“撒手锏”。越来越多的地方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我省一直把“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地区之一”作为自觉追求,大力推动以“不见面审批”为代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的品牌美誉度持续提高。从苏州的“苏州最舒心”到无锡的“无难事、悉心办”,从常州的“一网通办、一门全办”到宿迁的“五最五优”,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张“大考卷”,是一道“综合题”。营商环境建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必须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从产业和企业发展看,产业层次越高,对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基础条件、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越高,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在制造业企业看来是“够用了”,但在一些高科技企业眼中还“很不够”。因此,建设优质的营商环境,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懈怠,需要持续发力。
把营商环境大会作为“全年第一会”,凸显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位的工作”的自觉和自省,这是建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开始。而“第一会的标准”,就是要有“第一位的重视”,通过持续深入的宣传教育,让“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破坏营商环境就是破坏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就是要有“第一位的谋划”,既要敢抓也要会抓,有国际眼光、前沿思维、实践支撑,善于站在时代和发展的最前沿科学谋划布局;就是要有“第一位的落实”,不仅能绘“写意图”而且善作“工笔画”,把设计好的蓝图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变成现实。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一环扣一环推进、一步紧一步实施,久久为功,这也是以“第一会的标准”做好“第一位的工作”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