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直面问题 敢于动真碰硬
本报评论员
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深入排查化解基层矛盾和安全生产隐患,是我省大走访活动的一项阶段性重点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抓到位。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是排查整治安全稳定责任落实、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重点人群管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在大排查大整治中能不能直面问题、敢不敢动真碰硬,是排查整治行动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各类新老矛盾交织;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流动人”,利益诉求、社会心态日趋多元复杂,经济的转型、社会的变革,为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问题和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敏锐感知它们的健全触角,是明知它们存在而甘愿做一只“把头扎进沙里的鸵鸟”,是担心问题暴露影响地方形象的功利“形象观”和“政绩观”。敢于直面问题,就是要以正确的心态看待问题、以积极的态度查找问题、以有效的举措解决问题。从实践看,一些发生安全稳定事故的地方,往往都有对问题与矛盾不够敏锐、不敢直面等问题,相反,一些在问题面前不讳疾忌医、不文过饰非的地方,往往能把矛盾消弭于无形。这更加告诉我们,问题面前必须保持正确的心态。
对社会安全稳定工作来说,问题和矛盾的排查与发现只是小小的一步,更重要、更艰辛的工作是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隐患。这就不仅仅需要各地各部门有敢于直面问题的态度,更要有敢于动真碰硬的精神。不管是问题、矛盾和隐患,既然存在,解决起来就不可能轻而易举。从现实看,有的问题和矛盾成因复杂,有的利益涉及面广,有的历时久远,是看到问题绕道走,还是迎头直击不回避,考验着一名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就是要有不惧困难的精神、有攻坚克难的本领、有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针对排查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对需要从政策层面解决的要及时研究相关政策,对一些“老大难”问题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理解,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让群众看到诚意和行动,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当前,全省大走访活动已进行了近半年,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船到中游尤须发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举措、明晰责任,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态度深入推进基层矛盾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细而又细。要加强对问题的分析研判,关注和研究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创新创业的大生态、各种现象背后人的心态这“三态”问题,特别要高度重视对心态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切实强化直面矛盾、动真碰硬的勇气担当,靠前指挥、主动化解,有问题处理问题、有矛盾化解矛盾,确保实现不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