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 焦新安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在成为中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我作为一名农业领域的科教工作者,倍感欣喜和振奋。”担任全国人大代表4年来,焦新安始终高度关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发挥学校和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建言,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调研 探索乡村振兴方法路径
2018年,焦新安牵头组织了江苏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邀请1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三农”人才培养、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他多次到扬州、泰州、苏州、淮安等地走访调研,并组织扬州大学的专家赴各地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各个层面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
经过广泛调研、认真思考,焦新安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高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服务作用的建议》。
建议出台新时代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制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意见和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乡村发展学院、农民创业学院等,设立乡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施高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支持高校面向乡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强化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拓展新兴学科领域及方向;实施高校繁荣乡村文化行动计划,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创设高校振兴乡村示范区建设计划,支持高校采取校地、校企共建等形式,建设不同层次的高校振兴乡村示范区。
科研创新 践行专家学者使命担当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焦新安坚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头奋战在科研一线,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他带领科研团队历经14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集成防控创新技术成果。创新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防控理论与技术,创建源头防控、全产业链集成防控新体系,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揭示了弯曲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在全产业链的流行新规律,建立了定性、定量快速检测新技术及风险评估新方法,推动实施养殖阶段严防源头感染、屠宰阶段严防污染扩大、储运和消费阶段严把最后防线的整体防控方案。研究成果应用覆盖20余省份,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焦新安还关注农田水利问题。他认为,农田水利作为实现高标准农田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是乡村振兴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已成为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能源高效利用的基础设施。因此,他提交了《解决乡村振兴农田水利新问题的建议》。建议从提升农田水利防洪能力、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推进农田水利科技创新三方面出发从源头解决农田水利问题。
搭建桥梁 推动高校为乡村振兴赋能添薪
近年来,焦新安带领师生深入总结学校服务“三农”的经验和做法,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扬州大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成立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重点实施人才强农、科技兴农、智慧助农等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坚持“组团式”服务乡村振兴,聚焦人才振兴,连续多年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订单式”培养的“张家港班”“常熟班”等,每年面向全省定向招收乡村教师、农村医生200余人,创办“乡村振兴创新班”,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一懂两爱”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聚焦产业振兴,精心培育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并推进转化应用,打造农业科教园和示范区,选派各类技术专家赴乡村、乡镇企业开展技术指导与帮扶,围绕稻米产业发展、动物健康养殖、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等建言献策、开展技术指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文化振兴,每年组织近万人次师生开展“三下乡”文艺汇演、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等社会实践与服务,深入开展大运河文化、民间文学和非遗等研究;聚焦生态振兴,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镇规划、古建筑传承与保护等;聚焦组织振兴,深入开展基层治理调研,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等约2万人次。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产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供给、成果供给和文化供给是我和扬州大学的共同职责。”焦新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