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人大代表话乡村振兴|秦光蔚:为乡村振兴献智 守住耕地质量红线
2021-10-08 15:3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秦光蔚

“果实要丰收,环境要宜居,民风要文明,乡村振兴的实现是多维度的,最重要的是农民要有获得感、幸福感。”秦光蔚从事农业工作三十余年,自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所提交的30多件议案与建议大多数着眼“三农”领域,聚焦耕地保护,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守住耕地质量红线 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从1987年毕业至今,秦光蔚一直扎根乡村,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农技推广第一线,致力于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秦光蔚深知,人大代表的责任就是为百姓谋福祉。

因为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的缘故,秦光蔚先后八次提交“关于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的议案和建议”。她认为,不仅要坚守好耕地数量红线,还要守好耕地的质量红线,才能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让中国人真正端牢自己的饭碗。她提出的第一份建议是“关于尽快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的建议”,次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坚守耕地红线”之后新增了一句“提高耕地质量”,这一提法在此前历年报告中从未出现过。

这一变化让秦光蔚深受鼓舞,也深感作为人大代表责任重大。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后,她完善了议案,提出建议从建立耕地资源高质量发展保护机制和监管制度、建立耕地资源高质量发展保护制度、建立相应的法律追究制度等方面制定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办法,开展污染耕地改造、改良和修复工作,对损害耕地者依法追责。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渠道多,难以发挥资金最佳投入效果,秦光蔚提出了“关于整合财政资金统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建议”,更加科学合理的把涉农惠农资金用到实处,已被财政部采纳。自2020年以来,江苏、江西等省份纷纷出台方案,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外,秦光蔚还提出了“推行‘田长制’保护耕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等方面建议,真正将“保护耕地就是守护民生”落在履职建言中。

做给老百姓看 带着老百姓干

盐城依海而生,土壤含盐量高,土地肥力较低。多年来,秦光蔚积极推动沿海滩涂开发和中低产田改良,使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如今的“米粮仓”。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地水稻亩产量约800斤,小麦亩产量约550斤。秦光蔚和同事们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方案——通过深挖沟、综合运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升土壤有机质。

为了让老百姓尽快理解、应用新的技术成果,秦光蔚改良了传统的技术公示、现场讲课的方式,在村子里设立了一块试验田,做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秦光蔚表示:“我工作在田间地头,太了解农民的辛苦,带领他们致富就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在秦光蔚等一批批技术人员的推动下,盐城市中低产田占比率下降到40%以下,目前亩产水稻约1200斤、小麦约1000斤,产量大幅提升。

履职尽责不只是将百姓的心声带上两会,更要将实实在在的成果带给百姓。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秦光蔚提出了农技推广“三点”工作法,组织盐城市耕保系统专家到村指点、技术人员到片挂点、业务团队合力建点;组织创立“盐城市萤火虫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用科研力量服务农民群众,努力实现“为乡村振兴献智、为农民增收献技”。

她是农业技术的推广者,更是广大农民的贴心人。30多年来,秦光蔚去得最多的是农村,看得最多的是农田,离得最近的是农民。为了田野沃土的丰收,她还在奔走调研、履职尽责。

标签:
责编:后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