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而美”的小剧场演艺,原本隐身在博物馆、大饭店、老茶馆等场景里,如今渐渐走进群众生活,遍布盐城各个角落和生活场景中,已成为展示文化特色和魅力的重要构成,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布局打造街头巷尾的公益性小剧场,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有场地排练,有舞台表演,有机会出彩”。2021年底,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全省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盐城的小剧场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建成开放的各类小剧场已达50个,其中景区类11个、场馆类12个、社区类24个、商场类3个。
小剧场成为原创发生地
小剧场虽小,意义却不小。有了更多的舞台机会,正成为原创文艺生长的土壤。在位于盐立方一楼的盐城非遗体验馆内,一个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小剧场里,经常上演各种文艺演出,观看席座无虚席。据盐立方负责人朱震介绍,自2022年1月正式开放以来,非遗体验馆小剧场演出了包括淮剧、变脸、杂技、国风音乐会等各类形式的文艺专场表演20余场,受到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
“我特地带着孩子到非遗体验馆了解非遗文化,没想到还赶上了一台国风音乐会,古乐悠悠,令人陶醉,真是意外之喜。”岑非非女士回忆起第一次到非遗小剧场的情景,仍难掩惊喜。岑女士提到的国风音乐会便是由盐城盐南文旅出品的国风厂牌《渎上七贤》,以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为主要创作灵感,将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元素“说唱”等结合起来,以国乐为演奏形式,包含琵琶、二胡、竹笛、大鼓、编钟等多种乐器,把传统乐器和复原服装道具结合,古今结合,让古韵呈现新姿。
在射阳杂技艺术中心,由射阳县打造、射阳杂技团演艺的原创大型主题杂技剧《丝路之旅沙秀》在经历一次次舞台打磨后,已经成为备受观众喜爱的精品剧目。2021年,受邀参加联合国和平音乐会视频演出和第五届“老家在中国”世界华人春晚,收获网络直播观众和电视观众的大量点赞,荣获“老家在中国”第五届世界华人春晚艺术家最高荣誉奖。射阳杂技团2020年、2021年荣获中国杂技家协会先进单位。
小剧场带动演艺新模式
小剧场及其附属文化IP集艺术表演、互动体验、时尚消费于一身,日渐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热捧,推动了新型消费形式的繁荣。
盐城电影院承载着几代盐城人的记忆,由郭沫若亲笔题写的“盐城电影院”五个大字遒劲有力。如今,在它的旧址之上,“1956星剧场”应运而生。据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1956星剧场”保留了盐城电影院的原来外观,以“城市文化会客厅”为定位,名称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盐城电影院落成于1956年,体现了剧场的崭新艺术生命与文化内涵;其二,“星”寓意剧场承载,文化艺术之光如星辰璀璨,也孕育着城市的未来之星。剧场引入上海前沿文化资源,让盐城市民可欣赏到风靡上海的先锋剧、潮流剧。
“唱得好!”“再来一段!”8月13日晚7点,在市区建军路竹林大饭店的人民大舞台,一场精彩的《庵堂认母》赢得在场观众阵阵叫好。“现在来看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自备凳子,来得晚就没有位置了。”舞台一旁理发店的店主唐师傅说,最近人民大舞台每晚都有淮剧演出,加上这里位于老城区,很多人都是饭后散步过来的。“前来看演出的观众增多,我理发店的生意也跟着变好了。”
小剧场也成为淮剧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盐城非遗体验馆小剧场、怡民戏苑、登瀛老茶馆曲艺小剧场等一批贴近群众、地域特色鲜明的小剧场,成为淮剧票友交流、文化惠民的主要舞台。
“小剧场位于博物馆西侧塔楼的三楼,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50名左右,主要用于传承展示盐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自去年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非遗展演中心正常开展淮剧曲目演出,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感受淮剧浓厚的文化底蕴。
小剧场艺术盛宴开启
小空间折射大社会,小制作呈现大格局,小投入展示大市场。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文旅消费空间,小剧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文广旅局艺术处处长潘惠萍表示,小剧场戏剧具有“小、深、精、广”的艺术特点,舞台的探索丰富多元,为戏剧表现多彩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随着小剧场演艺形式的深入人心,盐城的文化氛围日益提升。本月下旬,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共同主办的“盐风海韵”2022盐城市小剧场艺术季正式启动。
艺术季期间开展特色小剧场系列展演活动,盐城市群星剧场、盐都区百姓剧场、盐都区怡民戏苑、盐都区曲艺小剧场(登瀛老茶馆)、建湖九龙口剧院、射阳县杂技艺术中心、建湖县文化艺术中心等,分别展演淮剧、杂技剧、话剧、音乐剧、舞剧、综艺、脱口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共15部,累计30场次以上。
小剧场艺术就如一场文化自助大餐,丰富的产品和自由的形式,为市民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