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通讯员 孔建东 刘廉 记者 丁小玲)6月13日下午,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毛纺厂路与上城路路口,刚刚建成投用的江北新区首家“零工驿站”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十多位以往在街边候工的瓦工、木工、水电工们,走进这处约30平方米的小屋,吹着空调、喝着茶水、聊起家常。“有了这处‘零工驿站’,可以免受风吹、雨淋、日晒之苦。尤其是现在进入到夏天,可以在此一边乘凉一边候工。”来自泰州的木工师傅周小平告诉记者。
这处“零工驿站”与南京金盛国际家居城仅隔着一条马路。过去,零散务工人员会骑着车,竖着写着“瓦工”“木工”“水电工”的小招牌在这里候工,俨然一个“路边劳务市场”。工人们车辆随意停放、垃圾随手乱扔的问题,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
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队员李昌劼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的指导下,他们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通过设置“零工驿站”,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
找准服务为民“着力点”
为确保此次零散务工人员“安家”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凝聚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城市治理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多方力量,以毛纺厂路与上城路路口零散务工人员聚集地为中心,辐射整个辖区,全面摸清底数,对零散务工人员的身份信息、工作种类、家庭住址等进行登记,为下一步“零工驿站”的选址做好准备。
根据摸排结果,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召开工作推进会,成立工作小组,充分研判、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倒排计划,确保为零散务工人员“安家”的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抓住暖心便民“关键点”
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将原用于核酸检测的“核酸小屋”进行改造,打造成专门为零散务工人员服务的“零工驿站”。此外,针对“零工驿站”的选址问题,新区执法总队联合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在遵循“因地制宜、灵活布局、方便高效、优化服务”的原则上,最终选择在上城路与毛纺厂路路口一侧闲置地块内建设“零工驿站”。
“零工驿站”的设置,不仅是零散务工人员纳凉、取暖的休息站,其内部的空调、微波炉、急救包、工具箱、手机充电器以及书柜等,也切实解决了零散务工人员在候工期间的生活和应急需求。此外,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在“零工驿站”周边围墙外设置指示牌,引导有需要的市民进入,在围墙内侧,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进行了以劳动者形象为主题的喷绘,在方便来往市民辨识的同时,也成为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打造城市治理利民“示范点”
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停放的要求,于“零工驿站”旁闲置场地内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方便零散务工人员以及有需要的市民规范停车,有效改善此前零散务工人员及招工人员不规范停车的“痛点”。
在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的同时,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还在此规范设置垃圾分类容器,督促零散务工人员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并联系保洁公司及时收运,全力保障“零工驿站”周边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解决零散务工人员“痛难点”
“零工驿站”为零散务工人员提供了身心上的港湾,而劳动保障送法上门服务,则为他们提供了法律上的护盾。为了更好地维护零散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总队会同泰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发挥综合执法优势,以此处驿站为依托,一方面现场开展务工人员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听取务工人员诉求,及时跟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另一方面以此区域为劳动保障巡查重点,持续关心关注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在驿站内,专门设置了《劳动权益保障指南》宣传牌,将常见的劳动保障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解答,方便务工人员知晓。同时,执法人员还在驿站周边张贴了“江小虎维权直通车”海报,务工人员如有劳动保障相关问题,可以通过海报上的二维码进行投诉和反映。
下一步,南京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总结“零工驿站”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完善针对零散务工人员的服务体系,引导其用暖心行动回馈社会,用崭新面貌助力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