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记者从“南京市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自2021年开始启动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又有了新发现,随着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闯入”南京人的朋友圈里。
随着南京城市生态文明的不断优良与改善,越来越多的生物选择在南京安家落户,南京独特的生态资源也孕育了不少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专家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备新介绍,自2021年10月起启动全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以来,南京目前共记录到了3672个物种,并于2022年,在玄武湖明城墙基部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城市环境中天然更新的最大水杉小树及最大种群;2023年,在石臼湖溧水段首次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前不久又在高淳一带拍到了小麂的身影。
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处长吴豪介绍,2024年5月15日,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在六合区龙袍长江湿地公园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创造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种类、数量在江苏南京的新纪录。
江苏南京龙袍长江湿地公园位于六合区东南角,占地26.9平方公里,拥有16.1公里黄金生态岸线,是长江下游最典型的洲滩湿地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复杂的江河关系和水系连通性创造了丰富的生境类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为不同类群的鸟类以及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丰富的生存空间。黑嘴鸥的发现也印证着长江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显著。
近年来南京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为高水平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编制《南京市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监督管理和考核办法》,划定了106块生态空间保护区,总面积约1002.27平方公里,实现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区域的全覆盖。为进一步拓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途径,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热情,在活动现场,南京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被正式授牌,南京江豚城市公园等9家单位入选。
通讯员 汪金宁 实习生 赵翊彤 记者 刘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