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绿色产业成为泗洪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用好“金钥匙” 激发“绿动能”
2023-11-09 06:44: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明泽  
1
听新闻

探索实施具有区域性生态占补平衡属性的“绿票”交易,获评“全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全国首例蒸汽冷凝水水权交易成功签约;率先开展“绿电”交易,推动光伏基地500MW上网交易……

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泗洪县改革创新“成绩单”亮眼醒目,这背后是泗洪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泗洪县委书记杨云峰说,泗洪坚持用好改革创新“金钥匙”,持续深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坚定走好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融合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位于泗洪县金锁镇的金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仓储车间干净整洁,工人们动作娴熟地装盒、打包、搬运,各式家居、饮料玻璃包装整齐码放。就在去年5月,这个车间还是一块杂草丛生的废弃养殖场地。

“我们调研了解到,厂房面积不足问题制约着玻璃厂发展,当即组织人手将养殖厂拆除整治,建成这栋41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金锁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孙超介绍说,厂房建设共投入资金210万元,建好后按每年每平方米60元价格出租给玻璃厂,租金按出资比例分配给12个村居,实现集体增收。企业产能大大提升,今年产值预计可增2000万元。

“以前一到夏天,小区就会闻到恶臭味,现在变成厂房后,环境变好了,还能家门口就业。”附近居民杜香红喜笑颜开。

泗洪县创新思路盘活闲置资源,合理布局乡村生活住宿、生产经营、生态休闲空间区域,促使乡村“三生”空间充分融合,美了乡村,还富了产业。目前,全县乡村有“共享厂房”22.6万平方米,带动3000余人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可增收3000—8000元。仅去年,通过租金、分红、税金返还等,“共享厂房”便增加村居集体收入900多万元。

在泗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几乎随处可见。泗洪县半城镇的马浪湖林场,66亩杨树长势喜人,每棵树上都挂着“绿票生态补偿项目”标签。马浪湖林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淼告诉记者,“这片林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警示林,在生产中造成环境破坏的企业,根据泗洪生态环境局开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交易凭证’上的赔偿金额,从两山生态发展集团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购买‘绿票’,用于林场的杨树林种植。”

泗洪县创新探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产品交易衔接机制,近两年累计交易“绿票”达91.81万元,涉及居住、商业、文化设施、工业等领域,实现在土地出让领域的全场景覆盖,有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创新实施“水上生态牧场”项目,建成水上牧场17.13万亩,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最佳创新奖”;推动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泗洪洪泽湖湿地旅游入选全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今年前10月全县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70亿元……改革创新厚植了泗洪的生态底色,也带来生态经济的蓬勃生机。

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泗洪县委副书记、县长耿晓云说,“泗洪县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精心培育光伏新能源、机电装备、新材料、绿色食品4大主导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力提升主导产业‘含金量’‘含绿量’。”

走进位于泗洪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整面墙上挂满发明专利。“公司是国内少数在高分子材料聚合、薄膜双向拉伸、涂层配方优化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里只是我们专利的一部分。”斯迪克总经办经理马宇告诉记者,公司2006年成立以来,围绕工艺和产品创新形成有效专利45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8件。

通过建立绿色制造项目培育库,泗洪县加快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供热、污染集中处理等项目建设,目前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家、绿色产品3个,省级绿色工厂3家。按照计划,泗洪今年将创建省级智能工厂2个以上、市级以上智能车间11个以上,新增智改数转诊断企业180户以上。

绿色产业成为泗洪经济发展的强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泗洪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4.2%、12.1%、18.39%。

通讯员 曾祥海 许哲 郑冉 记者 徐明泽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