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慈善活动办得这么有趣”“逛夜市顺便就做了慈善”“真方便!出了地铁站就是慈善活动”……在9月4日至10日“江苏慈善周”里,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慈善公益活动“刷屏”。
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小敏说,于个人而言,慈善是修身之道;于企业而言,慈善是成功之道;于社会而言,慈善是和谐之道。慈行善举,正蔚然成风。
“护航”成长,善举暖人心
新学期开学之际,9月5日,兴化市中堡中心校的孩子们收到志愿者们送来的学习用品。这些志愿者来自中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除了送上开学“大礼包”,还通过暖心留言向孩子们普及“绿书签知识小贴士”,帮助孩子们提升鉴别有害读物、区分正版和盗版书籍的能力。
“这是一所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稍差一些。今年‘中华慈善日’,我们镇的慈善爱心活动主要聚焦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近一周来已有65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捐款11万余元,多家企业捐款5万余元。”中堡镇副镇长竺笑说。
省慈善总会2023年度发布“慈善光伏照万家”“孤独症儿童救助”“高龄独居老人智能手环”等29个帮扶项目,总投入达2.5亿元。
凡人善举温暖人心。连日来,我省各地纷纷举行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江苏慈善周”里,各地开展慈善表彰、“99公益日”互联网募捐、慈善供需对接等350余项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慈善+city walk”,打开新方式
慈善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我省通过“慈善+city walk”“慈善+集市”“慈善+医疗”等多元化创新慈善模式,让更多社会力量共赴爱心之约。
9月5日,无锡市民政局选出首批“无锡慈善打卡点”,其中包括华氏义庄、梅园、清名桥历史街区等与慈善有关的城市景点。以华氏义庄为例,它于乾隆十年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捐田1300亩建起,让族内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这些打卡点连成无锡首条“city walk慈善打卡路线”,沿着这条“有爱”的路线,市民和游客可以了解无锡慈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质。
9月8日至10日,“阳光下的善行”无锡慈善嘉年华活动在清名桥广场举行,吸引上万人次参与。在图书义卖小摊,书籍没有定价,市民扫码后输入自愿捐赠的金额,直接向“梁溪区社区慈善基金”捐款。“既得好书又做慈善,有爱有趣。”市民黄霞买下一本少儿绘本后说。此次共有500本图书参加义卖,所得书款全部作为善款。
“没想到,我们坐在家里就盼来了县城专家。”9月6日,海安市慈善总会滨海新区分会联合医院开展“送光明”活动,免费为区域内各类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进行眼科初查。90岁的许奶奶双眼视力下降,医生检查发现其根源是白内障,通过手术能提升视力。新坝村慈善工作站贴心地帮许奶奶整理好就医资料,以便她前往县城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近年来,我省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浓厚氛围,创新慈善方式,汇聚更广泛善意。“人人慈善”从理念变成行动,社区、居民、企业等以更精准、更便捷的方式加入慈善行列。
“指尖慈善”,参与更便捷
公益捐款,只捐一分钱会被嫌少吗?答案是“不会”。今年“99公益日”拓宽社会参与度,启动“分分捐”,进一步降低慈善门槛。
互联网公益逐步从求速度、求数量转向求质量发展,最终回归到促使全社会“人人可公益”的全新阶段。近期,我省开展了3场大型网络募捐活动,分别是8月29日至9月9日的“江苏慈善专场”、9月5日的“中华慈善日”和“99公益日”。其间,全省共上线慈善救助项目679个,筹集善款4.91亿元,发动爱心捐赠688万人次,所筹善款将在全省各地开展助困、助学、助医、助老、助残等项目,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
活动期间,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携手各县级市、区慈善组织,上线46个母项目、23个子计划,规模更胜往年。“这些活动不少是长期的,一些慈善项目做到了‘网上天天有’。”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徐国强说,参加活动一方面是为筹款,另一方面是通过宣传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慈善,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献爱心行列中。
近年来,我省慈善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据省民政厅统计,全省志愿服务队伍约11万支,注册志愿者2200多万人,累计登记或认定的慈善组织达813家。省民政厅副厅长周恒新介绍,我省正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褒奖、优待、保障制度,近期印发《江苏省志愿服务协议示范文本(试行)》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依法保障我省注册志愿者和广大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目标,全省共有持证社工9.98万人,已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
记者 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