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启东:紧抓“三个环节” 提升事业单位监管“含金量”
2022-10-28 09:0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颜文鑫  
1
听新闻

“事业单位监管是提升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有力抓手,面对新形势,我们积极创新事业单位监管模式,通过紧抓‘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构建更加完善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推进事业单位监管‘含金量’有效提升。”启东市委编办登记管理科科长张敏楠介绍说。

建台账、强队伍,紧抓事前登记环节

加强登记管理队伍建设,配强工作力量,通过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事业单位登记专办员等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把严事业单位登记关口,对事业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履行职责任务、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切实掌握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有效维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建立事业单位管理台账,着力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水平,对应登记未登记的事业单位逐个分析原因,积极宣传登记政策,引导符合登记条件的事业单位完成法人登记手续,对应注销未注销的事业单位法人,会同举办单位摸排攻坚,对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注明原因并予以“清单化”销号。

事前登记是事业单位监管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今年以来,市委编办进一步规范登记档案管理,梳理、校核和归档2020年以来登记档案共计357份。

简材料、优流程,紧抓事中服务环节

“不好意思啊,旧证书我忘记带了,明天送过来!”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抱歉道。以往这种情形,登记业务可能就会搁置办理,但现在编办探索的“容缺受理+事后补正”模式,给信用状况良好的事业单位带来便捷,目前已容缺受理登记业务38件,简化了办事流程。

在此基础上,实行登记材料标准化管理,普发“江苏网上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操作流程电子压缩包,通过颗粒化拆分、材料压减、网上办理等措施,将设立、变更、补领、注销等7类事项细化拆分,形成34张“颗粒化”清单,实现登记事项一次性全面告知。

同时,主动排查存在异常情形的事业单位法人,对全域内未按规定申请设立或变更登记、应注销未注销、未按登记事项开展活动的事业单位予以及时提醒,并提供“手把手”业务指导,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登记服务效率。

建机制,强监督,紧抓事后制约环节

着眼“政治体检”定位,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频次和比例,今年抽查频次提高至每年2次,全年抽查比例提高至事业单位法人总数的10%;用好“信用+监管”模式,探索深化卫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科学设置“1+6”评价体系,联合纪委监委、发改委、卫生健康委等15家联席部门逐条逐项进行针对性评价。

“‘双随机’抽查是一次‘全身体检’,有利于我们在单位科学运行、档案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希望以后你们能够常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支部书记袁海鸣说。

市人民医院院长樊健也表示,“信用等级评价督促我们严格履职尽责,弘扬良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将努力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让群众得到最大的健康实惠。”

在日常工作中,市委编办建立科室内部联动机制,开展协同督察、联合惩戒,将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开、实地检查情况作为机构编制调整、职能界定的有力依据;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将日常调研工作与联席部门的调研、检查有机结合,强化对事业单位情况的多角度分析,并积极探索差异化奖惩机制加强结果运用,在评先创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双向发力。(颜文鑫)

标签:
责编:袁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