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市党政机关:常态化落实落细 科学高效“过紧日子”
2022-10-25 09: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南京市党政机关以“过紧日子”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融合型、节约型机关为主抓手,坚持勤俭节约、节用裕民,坚持多措并举、科学高效,奋力在常态化落实落细“过紧日子”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

精打细算,统筹资源物尽其用

南京市党政机关坚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非刚性支出,用“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市级机关新城大厦集中办公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模式,节能率达到15%以上,一年节约用电300万千瓦时。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推进南京市机关公物仓暨省市区机关联动公物仓示范点建设,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的实施方案》,按照集中统一、物尽其用、入仓全周期管理、出仓一站式服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模式及适用范围,持续在公物仓建设运作模式、管理机制、互联互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最大程度节省财政支出。目前已储备维修相关部门闲置办公家具300余套、电脑100余台,已调剂各类办公设施设备100余件套。

全市党政机关统筹资源供给,广泛开展资产内部调剂,组织实施修旧利废工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市级机关集中实施12个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大幅节省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溧水区、高淳区积极推进区级公物仓建设;市财政局、雨花台区坚持修旧利废,办公家具已使用20年以上;市地方志、市工商联、鼓楼区等推进会议室、带顶露台等一室多能、一室多用,提升办公用房资源使用效率。

示范引领,绿色低碳提质增效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南京市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6%、7% 、8%和7%,明确15项重点工作,强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宜建尽建”原则,提出“整体推进、分批实施、高效消纳、智慧运维”的工作思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集中统一组织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节省财政开支,全力打造“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引领区、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的示范区、绿色低碳特色创新的先导区”,首批集中建设项目约1.2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120万千瓦时。

南京市公共机构能效提升专项经费项目涵盖市、区级党政机关、街道、学校等类型,5个项目总改造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通过优化完善分类分项计量系统,实现对改造单位空调、照明等用能系统以及办公区、食堂等重点用能区域的能耗水耗实时监测控制,推动节能管理工作进一步向智慧化和精细化发展,进而打造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创新示范。

厉行节约,共建共享新风尚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推进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制度建设,制定《南京市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暂行办法》,以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试点的通知》,遴选市、区共8家党政机关食堂开展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试点,开展平时化检查,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管理模式。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食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推出细小务实反浪费举措。市城管局、建邺区、浦口区通过预订,每日统计就餐人数,核定食材预订数量,做到源头控制浪费;江宁区实行光盘“打卡”,调动干部职工就餐节约积极性;各级党政机关食堂通过张贴设置宣传标识,严格把关材料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积极践行 “光盘行动”,厨余垃圾源头减量达到25%以上。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完成用车基本服务保障的基础上延伸服务15个机关部门,并积极承担国家、省专项任务保障,有效节约租车开支;市信访局严格公务用车使用,出车量同比下降19.3%;浦口区全力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支出,公车运行支出较上一年度减少5%;2022年全市党政机关新购公务用车中,地产新能源汽车达到82%,切实提升公车使用效率。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创新节约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崇尚绿色生活、弘扬绿色文化、践行绿色发展的“新风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连续8年开展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减碳宣传月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集中加班区域,有效节约用能用电;市委党校节能标识全覆盖,每个房间张贴“关电、关窗、关门”下班三件事提醒;市委巡察办等单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节能行为引导,将节能节电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市委宣传部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加入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内容;市文联、市妇联等单位利用新媒体矩阵助力能源资源节约宣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成为全市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

标签:统筹;机关事务;公共机构
责编:李旸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