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6903种!江苏“物种宝库”再扩容
2022-05-18 07:06: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5月17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介绍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关情况。会上通报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省本底调查共记录省内物种数更新至6903种,随着本底调查的深入,可观测到的物种数量将继续增加。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江苏要全面完成省域内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的摸查,全面更新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

现代快报+记者 卢河燕

现状

物种数已达6903种

2023年计划完成全省域调查

江苏依江傍海,钟灵毓秀,丰富多样的物种在此定居。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旭文介绍,经过统计,目前全省的物种数已经更新到了6903种。其中,陆生维管束植物1999种,陆生脊椎动物449种,水生生物2537种,昆虫1918种。“对比去年,一共增加了857种,其中增加的近60%的物种为水生生物。另外在调查中,也记录到了松叶蕨这样在江苏极为少见的孑遗植物小种群,并且生长态势良好,种群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极高的研究与保护价值。”

近日,调查组在苏州吴中区太湖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发现了植物中的“活化石”——松叶蕨。松叶蕨,属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常生于岩缝,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植株形似松叶。最早出现于约3亿年前的泥盆纪,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维管束植物,是松叶蕨亚门在中国唯一的分布种。

受益于江苏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人为破坏少,干扰小,为很多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调查还发现有水蕨、野菱、莼菜等珍稀濒危的水生植物,环境敏感型物种的出现表征了江苏水生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江苏目前已有超过80%的县域开展了本底调查工作。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介绍:“到2023年,要全面完成江苏省全域内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的摸查,全面更新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

举措

对勺嘴鹬、中华虎凤蝶、宝华玉兰等

划定重点保护区域

《实施方案》结合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情况,围绕10个关键词提出创新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江苏做法,包括生态质量指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系统活力、就地保护措施、重点保护群、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相关名录、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

比如,在重点保护区域方面,结合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针对长江江豚、麋鹿、丹顶鹤、勺嘴鹬、中华虎凤蝶、宝华玉兰等江苏珍稀濒危物种划定一批重要区域,这些区域要具备物种数量多、生物多样性状况佳、生态保护价值高等特性。

在生态廊道方面,构建以长江水道、淮河—洪泽湖水道为重点的生态廊道,加强生态系统连通性,打通动物迁徙和鱼类洄游通道,促进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

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实施意见》提出,选择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和遗传资源破碎分布点建设特殊物种保护小区或保护点。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种质资源库、水产原良种场等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

到2025年,累计建成生态岛试验区5个以上,建成生态缓冲区40个以上。

朱德明表示,为持续提升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十四五”期间,江苏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将选择3~5个地方进行先行试点,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使物种栖息生境得到有效恢复,生物迁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态通道基本建立,重点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生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

标签:
责编:缪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