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乘势而上绘亮幸福底色,建设生态宜居新城
2021-11-27 10:3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吴婷 记者 丁小玲)从偏安一隅的农业小镇到如今城市、农村、产业园三态并存的现代化示范新城,葛塘的变化不仅在于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上,更在于其充满包容性、可能性的发展氛围和开放基因。“十四五”时期,是葛塘街道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宝贵“机遇期”。 为了激活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一池春水”,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突出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和区域生活品质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一座活力四射的魅力新城正迸发出产城融合的澎湃动能。

厚培人才高地,做优发展环境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近年来,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做优发展环境,打造“三真、三服务”企业服务品牌,通过加强服务、重视培训、政策倾斜等举措,深耕人才沃土。

9月2日下午,葛塘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就企业反映的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使用操作上的共性问题,联合智能制造产业园共同邀请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举办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操作讲解线下培训活动。园区24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培训。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的企业代表表示,“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为辖区内的企业提供了精细化、贴心服务,对企业有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此外,街道深化“内涵式”改革,全力打造“用新办”政务服务品牌,设立“一件事”服务专窗,让企业“办一件事,只跑一次腿”。同时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专场人才招聘,推动岗位需求与人才需求“双向对接”。

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质

人才“着陆”,还需要“硬件”更新与“软件”升级并重。翻开葛塘街道新一轮规划“图纸”,一个个“惠民”项目跃然纸上。近年来,街道加大城市空间的释放力度,推进“15分钟生活圈”打造,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现在出门吃饭、购物、看病,15分钟路程内都能搞定。”家住紫艺华府小区的林女士笑容满面地介绍这自己的“幸福生活圈”。小区周边超市、餐馆、药店、大小超市林立,居民日常生活十分便利。衣食住行外,外地来宁创业的林女士最为关注的孩子入学也不再成问题。近日,街道第四所公办园葛塘街道万和路幼儿园已正式开园,不仅离小区仅有3分钟的步行距离,优越的校园环境更让林女士十分欣喜。

“爸妈的幸福多了,对我们后辈的念叨少了,家里的欢声笑语多了,父母健康又快乐,就是家庭关系和谐的一剂良药。”聊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后父母变化,家住仁锦苑的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李先生十分欣慰。在葛塘街道,幸福从来都不是两个空荡荡的字。通过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葛塘人的“圈内”生活更加便捷,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生活乐趣,幸福感在点滴叠加中变得更为强烈。

厚植文明沃土,构筑精神高地

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要依靠历史传承,更要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搞建设。街道着力打造以“有格葛塘”为基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集合党建、学习、交流、互助、服务等要素于一体,全力构建以文明促和谐、以实践促发展的城市文明新高地。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开展党建共建活动。6月5日,葛塘街道与南京大学科技产业党工委共同签署了“党建工作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探索“校地”“街企”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互联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此外,通过与驻街单位结对开展“捂紧钱袋子,谨防诈骗”“安全用火”“紧急消防演练”等各有专长又“遍地开花”的志愿活动,有效汇集企业主体特色力量,一方面为其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居民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供需对接平台,另一方面也为街道探索构建“美美与共”的“大美”格局夯实发展根基。“红马甲”们以“铁脚板”的硬功夫和“暖人心”的软服务,将文明新风切切实实吹进群众的心里,从一点一滴处带动更多葛塘人的行为改变。

标签:
责编:丁小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