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探索新实践 开创江苏妇女发展进步新时代

女企业家创业心路分享联谊会
在全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当下,群团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全省各级妇联牢牢把握群团改革“强三性”“去四化”的政治要求,坚持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生命线,创新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加强统筹性,扩大开放性,突出针对性,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工作转型,努力引领妇女发展实现新跨越。
顺应新形势
激发妇女创业创新高招迭出
全省各级妇联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群团工作会议要求,顺应“两聚一高”决策部署,聚焦弘扬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以“创梦她时代,激扬她风采”为主题,上下联动,举办“创响江苏”巾帼创业创新大赛,吸引全省1546个项目3300多人参赛,带动38062名妇女就业。常州“丁香绽放、共筑梦想”巾帼创业创新创意大赛、徐州“指尖风采、脱贫舞台”淮海经济区妇女手工创意设计大赛等,惠及一大批有创业需求妇女。无锡、苏州、南通、盐城、扬州、泰州相继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创新比赛,培树创业创新典型,讲述创业创新故事,激发巾帼群英创业创新活力,引领带动广大妇女投身创业创新热潮。抢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和江苏发展大会召开契机,召开女企协会员大会,聚集巾帼智慧,聚力创业创新。组织女企业家参加“青洽会”“一带一路宁夏行”和中德文化贸易交流活动,搭建汇智聚力、共谋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营造了创业创新良好氛围。
抢抓新机遇
服务妇女发展进步精彩频现
全省各级妇联顺应群团改革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抓住“聚焦富民”实施意见出台的契机,积极争取源头支持,深入推进妇女创业贷款工作。扬州市创新成立妇女创业创新基金,3个月发放基金2176万元,对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形成了有效补充。截至目前,全省共发放城乡妇女创业担保贷款6.692亿元,扶持5092名妇女创业发展;185家妇女领办的小微企业获得财政贴息贷款0.83亿元。抓住我省全民创业计划实施有力时机,立足巾帼优势产业,放大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巾帼手工产业展洽中心集聚效应,通过手工大赛、文创博览会等形式集聚区域内妇女手工特色产品,开展展示交流、创意创新活动,辐射带动周边巾帼手工产业的互动发展。苏州的“巾帼匠心,绣美天堂”、南通的“江风雅韵,锦绣芳华”等主题活动吸引周边各市踊跃参展,商机不断。着力放大各类“妇”字号示范基地的带动效应,全省新建省级各类巾帼示范基地434个,发放扶持资金560万元。全省以妇女为主体的来料加工点已达41281个,有女经纪人35413名,年培训来料加工女经纪人26881名。去年参与来料加工的新增妇女有3.6万人,全年全省加工费发放超过100个亿。妇女领办的农家乐已有1973家,带动51505名妇女就业。
紧扣新要求
创新妇女发展工作成效凸显
全省各级妇联紧扣深化群团改革新要求,注重凝聚、吸纳、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联动共享。省妇联通过“选、筛、展、评、测”五个环节,开展巾帼建功先进典型社会化申评,有效彰显了传统工作品牌的时代感和影响力,得到了全国妇联领导批示并在全国推广。围绕党政脱贫攻坚中心任务,提供供需对路的精准服务。省及各级妇联因时因地组织电子商务、来料加工女经纪人等专题培训,通过社会化项目化运作,做好一对一商务对接洽谈,打造“互联网+新需求”创业致富女能手队伍。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工作全过程,巾帼创业创新大赛、巾帼建功先进典型展演等,都将实实在在的活动做实在线下、展示推广在线上,打造了虚拟实体两空间、网上网下两条线的工作格局。仅“创响江苏”巾帼创业创新大赛省级决赛,首创全程网络直播实况,就吸引6.5万人在线同步观看,访问量达29.5万人次。社会化申评、网络直播、项目化运作等实践探索,实现了由单一参与向联合运转、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多元、由自成体系走向整体联动的工作方式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力、凝聚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