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城推动教育资源城乡均衡布局 为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聚焦苏州科技城
“两高两新”在行动④
新学期伊始,位于苏州科技城的彭山实验幼儿园迎来它的首批483名学生,这个总投资达1.2亿元的新校园,因其极具现代感的设计和人性化、专业化的学前课程布局,成了今秋苏州科技城新投用校园中的“明星”。
彭山实验幼儿园的“大手笔”和“高标准”,是苏州科技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做优做精各类教育的一个缩影。
“教育是惠民富民的基础性工程,我们通过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中不断擦亮教育名片,以提升区域投资竞争力和软环境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区镇合一的背景下,我们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动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突出教育扶贫扶弱的重大意义。”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苏州科技城管委会主任陈明说,作为全国首家部省市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苏州科技城也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区域,随着科技城及东渚片区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同频共振”,以教育扶贫的思路补足民生短板,也成为苏州科技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加速优质教育资源聚集,是构建教育惠民共享体系的基础和前提。记者在一张2017年苏州科技城(东渚)教育投入清单上看到:苏州科技城第二实验小学投资2.5亿元、第三实验幼儿园投资1.2亿元、外国语学校投资3亿元、东渚镇实验小学改造投入1500万元……包括新建和改造,一项项重大的硬件投入,显示出苏州科技城对教育投入的魄力。近年来,随着苏州科技城实验幼儿园、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科技城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以及为外籍人士子女提供国际教育的苏州伊顿国际学校等一大批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教育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一条优质的教育资源链正在苏州科技城稳步形成。
除了硬件的不断投入,科技城各个校园在特色课程建设上也是不遗余力。“我们通过引进新加坡学前教育领导品牌Twinklekidz及其课程体系,融合多年来在东方与西方的优秀教育经验和实践优势,专注于为孩子们提供最优质的早期学习和生活环境。”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褚明洁介绍,为了配合绘本课程的教学,学校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按照不同的绘本内容进行布置,让教学细节融入到校园建设的每一个角落。
绣艺轩、布衣间、丹青阁、戏剧室……一间间特色鲜明、融合中西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教室,令人耳目一新。教室走廊外布置的“苏州老行当”介绍,校园小径刻在路沿石上的化学方程式、校园小广场上的巨幅国际象棋盘和钢琴造型台阶……这样的精心融入,在整个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内,处处可见。
“校园建设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在辖区内仍有不少困难家庭,我们要从政策上进行兜底,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教育投入,尤其加大对特困家庭、夹心层及隔代抚养等特殊人群的关注,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陈明说。
“在这样的指导思路下,苏州科技城(东渚)今年重新修订相关惠民帮扶措施,在教育资助奖励方面做出新的调整,从2017年开始,东渚籍高考生达本一分数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达到本二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比往年标准翻了一番,中考生的奖励也有所提高。”苏州科技城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
而对于低保、低边家庭全日制在校学生,苏州科技城更是从高中到大专、本科(研究生)阶段每人每学期分别给予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补助;对于监护缺失及丧偶单亲家庭学生等情况的“夹心层”全日制在校学生,也给予800—3000元不等的补助……从幼儿园到研究生,苏州科技城(东渚)的补助政策几乎涵盖全部教育阶段和层面,教育扶贫的制度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
区镇合一背景下的教育扶贫,不是单一的硬件投入,也不是简单的助学金发放,而是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供给,实现“硬件同步”和“软件共享”,这已经成为苏州科技城(东渚镇)决策者的共识。
今年以来,苏州科技城大力推进5年教育规划,在全市率先构建“教育发展联盟”,加大科技城(东渚镇)校(园)长、骨干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交叉任教,让东渚百姓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这项工作将在新学期全面展开,年内举办‘教育发展联盟’第一次交流大会,通过一批校(园)长、骨干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交叉任教,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苏州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同课异构、专题研讨、会课、学科课例研讨等交流活动在校际间不断开展,相互观摩学习、定期沟通交流、优秀教师校际交流以及越来越多的科技、工艺方面的优质课程和素质课程推进,区镇教育生态圈将得到整体优化提升,“教育惠民共享体系”也将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构建。
盛 峥 轲晓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