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学习海报丨博物馆奇妙“乐”
2025-05-18 08: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指出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要求“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八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总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八音”?又流传下来哪些优秀成果?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通过八件乐器文物,“奏鸣”中华文化,感受“声”生不息的历史。

扫码聆听

声于金,一钟双音;声于石,余音绕梁;声于土,悠远沧桑;声于革,震天撼地;声于丝竹,音清似水……

中国古代将乐器按材质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即所谓“八音”。

这些穿越千年的声音,是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之声,展现了中国文化灿烂的艺术成就。

如何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让这些文物活起来?总书记这样说——

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16日在考察运城博物馆时的重要讲话

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

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

标签:博物馆日;八音
责编:任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