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化工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苏如何借力杠杆撬动转型“拦路石”?
2021-06-07 11:31:00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听新闻

“目前,结构性矛盾仍是化工行业最突出的全局性矛盾,产业结构层次低下、产品结构雷同、资源矛盾制约突出,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制约。”6月3日,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再次向业界发出加速转型的呼吁。

江苏是化工大省,在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当天发布的今年化工园区30强名单中,江苏9家园区上榜,入选数再次全国居首,远超其他省份。但毋庸讳言,“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依旧困扰着化工大省的转型蝶变。

立足“十四五”,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两根杠杆真正撬动产业结构大转型?会场内外,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了多家江苏化工园区负责人和相关企业,探寻他们的“破题”之道。

“大而不强”,化工产业走向“大重构”拐点 

江苏是中国化工生产的集中区之一。“十三五”期间,面对疫情、贸易摩擦以及空前的安全环保压力,省内石化行业仍基本完成了主要经济指标。其中,化工园区规范化水平快速提升,已成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以化工园区为依托,石化产业布局“大重构”与集群化发展效应初显。

但纵览全球产业版图,江苏化工产业整体仍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结构性矛盾仍是化工行业最突出的全局性矛盾,产业结构层次低下、产品结构雷同、资源矛盾制约突出,仍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制约。

放眼“十四五”,产品结构优化、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压减的任务依然繁重。记者对比发现,相比较其他省份,江苏拟在建化工项目相对较少,是沿海地区相对新增数量偏少的省份。这是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严“卡”门槛的结果,也真实反映出江苏石化行业宁可“步子迈得慢一些”,也要走正规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之路的决心。

以总投资677亿元的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这一作为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石化产业重大建设项目,成为连云港产业强市“一号工程”。“该项目看似‘逆风上马’,实则不仅对连云港打造‘一带一路’支点、实现‘后发先至’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力推进了江苏沿江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的大战略进程,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连云港徐圩新区相关负责人感慨。

实际上,江苏化工行业逐步呈现出从扩规模转向提质效的趋势。一组数据对比便可见一斑——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关闭化工企业4454家,总数从近7000家下降至2341家,压减率约65%;化工园区从54家压减至29家,压减率为46%。

随着低端低效产能大幅减少,省内区域产业布局明显优化、化工园区质态得到提升。翻看此次化工园区30强榜单,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虽然综合排名第2,但经济总量第1、单位面积产值第1;综合排名第10位的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单位面积产值则攀至第5。这些园区,都是“亩产论英雄”年代,江苏化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缩影。

激活“绿色杠杆”,提升环境管理“阈值” 

能源消耗以及污染减排,一直是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转型压力。

中国石化联合会提供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石油与化工行业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总能耗首次突破6亿吨,合成氨、甲醇、乙烯等重点产品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此外,行业危险废物管理问题突出,废水治理等也成为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

这样的困扰在江苏化工园区同样普遍存在。“‘十四五’是我们园区加快打造世界级园区的关键时期。”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已连续多年居于沿江化工园区和江苏化工园区首位,园区党工委书记陈建宁直言,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不能成为空洞的“口号”,聚焦环境整治成为着力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面对结构性矛盾,“第一根杠杆”呼之欲出——“绿色化”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技术的更迭让其有了全新的内涵,随着对园区环境“阈值”要求的提升,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化工园区采用第三方托管、第三方服务这种模式愈发成为新方向。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咨询事业部总经理臧传利认为,人员编制有限、专业难以覆盖等是很多化工园区环境管理上的局限,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通过行政管理、服务引导,对园区内企业“一企一测,一企一管”,实现对从源头到末端的“嵌入式”全流程管理。

园区环境管理的好坏,则体现在规划和细节上。总部位于南京的“博瑞德”是一家做污水处理工程总包的企业,公司业务开发及市场经理崔世禹透露,对于化工园区,传统处理工业废水的方式是让园内企业在其用地上建设一套废水预处理装置,达到标准之后排放到集中污水处理厂,环保设施往往占据生产企业用地,既影响其扩产,技术选择上也受限。他建议,所有企业在协商前提下,可直接将污水通过管道或者车辆运输的形式送到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对企业来说,既节省了投资成本,也减少了排放风险。”

加速“智慧化”,让数据激发更多“化学反应” 

“很多领导来园区参观时都问我们是不是‘停产’了,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园区无异味,是让南京市江北新区化转办副调研员曹明华颇为自豪的成绩。这得益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通过“平台报警—溯源分析—走航监测—现场排查—锁定源头—企业整治—结果确认”这一个闭环过程,实现了废气精准溯源和靶向治理。

去年11月4日18:26,园区数据中心平台发出中心站二硫化碳三级预警,系统基于园区特征因子数据库的溯源结果显示,二硫化碳可能来源于园区内某公司,数据分析小组立即下达异常排查任务单。排查人员走访后发现公司源头本身有二硫化碳的使用,呼吸阀直接排入大气,从而给出了改造建议。

未来,这样智慧化监测平台会越来越多。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皎在展望全球石化产业新格局时指出,“工业4.0”时代,化工产业正快速迈进智能化,呈现出研发“网络化”、生产“数字化”趋势。作为企业转向智造的孵化平台,化工园区要加速数字转型。“智慧化”,也成为撬动转型的“第二根杠杆”。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三明,早在20年前就关注智慧园区议题,他认为,化工园区达到智慧化要遵循“基本方法论”——首先数据得“上得来”;其次要有平台化的思维和能力,科学管理、利用数据;第三要对化工行业的“基底”深入研究,“挖”出数据价值,赋能园区管理;最后,打造出化工园区运营管理的新模式。

从事化工行业智慧平台建设的江苏海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洋认为,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安全、环保、节能减排三大问题,这也是未来几年的努力方向。

眼下,尽管江苏建立了省级、市级危化品管控平台,但还缺少实时数据支撑,需要通过园区把危化品全过程数据采集上来以后,与省市系统进行联动,实现从省市到园区各个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