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生态补偿助力 天目湖“退养还湿”
2021-05-25 09:16: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5月16日,一场小雨,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更加郁郁苍苍。公园内已查明植物263种、动物284种,广袤的湿地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尽管在行政区划上位于江苏溧阳,但天目湖南临安徽广德、西接安徽郎溪。近年来,溧阳、广德、郎溪三地达成生态补偿机制,共做好山好水生态文章。

据溧阳市天目湖镇党委副书记杨育美介绍,天目湖沙河水库的来水区主要是郎溪,当地的青虾养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2018年,苏皖合作示范区正式批复实施,溧阳、郎溪、广德聚焦绿色共保,全面推动生态保护跨省合作。

“为保护天目湖的水质和生态,溧阳与郎溪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偿,引导天目湖上游的养殖户退出青虾养殖。”杨育美告诉记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迈入新发展阶段,在完成“退养还湿”后,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质与生态更加优良。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色是绿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建设绿色长三角,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是重要手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污染赔偿机制。

实际上,早在2012年,安徽、浙江就共同启动了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通过上下游两省的联保共治,新安江已经成为全国水质最优的河流之一。此举也开创了国内跨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河,并形成了“新安江模式”,之后在全国多地推广。

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这一模式不断“升级”。据安徽省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下一步,安徽还将与浙江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谋划第四轮新安江生态补偿方案。在做好新安江横向生态补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纵向补偿力度。

长三角一体化把生态、绿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进一步通过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打通绿色发展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认为,目前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有所部署,各地要做的是主动推进。他建议,上海应在太湖流域的治理以及长三角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方面主动牵头,可在基金、项目、载体机构的建立,以及制度保障、地方协同立法等各方面牵头推进,寻求机制突破。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