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青春向党 | 我们不会忘记你
2021-04-04 19:19:00  来源:中吴网  作者:于怡冰 李梦娜 黄庆 蒋嘉伦  
1
听新闻

从1921到2021

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走向复兴

无数先辈们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在这百年历史长河中

闪耀着许多常州儿女的名字

他们是:

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

青年楷模恽代英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冯仲云

……

他们亦如我们

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那时的他们

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英雄

在这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

回望他们的青春年华

在缅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1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3年1月,瞿秋白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

1923年6月15日,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中文歌词歌谱在《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发表,那时他24岁。

红军长征后,瞿秋白在转移途中不幸被捕。1935年6月18日,清唱《国际歌》后,他直面枪口,微笑饮弹,年仅36岁。

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走过了短暂却沉甸甸的一生。他说,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是要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制度,使人人都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坚信,这个理想迟早一定要实现,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他将自己青春年华里的精力、智慧、才气都奉献于此。

2

1921年6月,张太雷作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前往俄国,那时他23岁。

“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己独立的生活。我先前本也有做官发财的心念,但是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这是他在出发前,写给妻子陆静华信中的一段话。

张太雷家书

张太雷家境贫寒,他从北洋大学毕业,原本可以谋取一个好的职业,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但他选择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毅然放弃世人眼中体面而富足的生活,走上充满艰险的职业革命家道路。

共产国际三大在莫斯科召开。到莫斯科后,张太雷发现除了自己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四个自称是“中国共产党”或“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

张太雷(后排左5)和瞿秋白(后排左4)参加共产国际三大

张太雷等人先后致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揭露“山寨党代表”的真实面目,捍卫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上的正统性和唯一性,为中共一大召开献上了一份大礼。

1927年,张太雷在领导广州起义的战斗中牺牲时,年仅29岁,生命戛然停止在最美好最壮阔的青春年华。

3

“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这是恽代英青年时期写的一段话。

1920年2月,由恽代英等人创办的利群书社在武昌几间陋室正式成立,那时恽代英25岁。利群书社主要经销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新青年》等书报,其中,在利群书社成立后出版的内部刊物《互助》,是恽代英早年在武汉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留下的珍贵物证,虽只发行了一期,但由于被社员带到各处传播,使其成为武汉地区宣传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战场。

恽代英主办的《互助》。(武汉革命博物馆供图)

利群书社是进步青年的联络点和传播新思想的重要阵地,带领着青年追求真理。郭沫若曾这样讲恽代英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

为了自身的信仰,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追寻光明之灯,恽代英无怨无悔地“燃烧”了自己36岁的青春,成为最热血的担当。

4

董亦湘秉性刚直,爱憎分明,早在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立下了“大丈夫以身许国,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誓言,并将这两句话用小刀刻在笔筒上,置于案头,作为座右铭。

1921年4月,董亦湘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他25岁。他是少数在中共一大之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组织,他曾任商务印书馆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至1925年馆内已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五六十人。此后,他还频繁活动于无锡、苏州、镇江等地,传播革命思想,推动苏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

1924年,董亦湘(后排右二)等欢送商务印书馆部分同仁赴法国勤工俭学。

董亦湘善于在斗争中考察进步青年,为党组织储备力量,先后介绍张闻天、陈云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5

1939年“九·一八”事件纪念日深夜,为了打通与党中央的联系,冯仲云和战友进入苏联境内。异国他乡,他四天内奋笔疾书,撰写了二万多字的长篇报告,详细叙述1935年至1939年北满抗日斗争情况,使东北抗联和共产国际、中共中央接上关系,并保存了在苏联境内集训的东北抗联骨干。1945年8月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后,冯仲云回国参战。9月10日,冯仲云率队进驻沈阳,写信向中共中央汇报抗联部队回国参战情况。他为中共中央在东北打开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冯仲云(左五)接受毛泽东主席授勋

1955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典礼上,冯仲云获得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的“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整个青年时期,冯仲云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投入到民族解放大业的滚滚春潮之中,他和战友们,以及苦难的东北人民一起用艰苦卓绝的苦斗谱写了东北抗日14年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6

1931年1月,毛泽东、朱德决定组建无线电大队,任命王诤为队长,那时王诤22岁。当时,红军仅有一部只剩下收报功能的电台,可以说是“半部电台”,却也极为珍贵。王诤带领无线电大队攻坚克难对电台进行修复,使其在对敌侦察上发挥了不小作用。

后来,红军又缴获了一部完好无损的无线电台,至此,红军拥有了一部半电台和一些技术力量。在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中,王诤领导的电台立下了汗马功劳,红军靠电台听到了敌军的行动方案,毛泽东、朱德依据情报周密部署,在观音崖、九寸岭布下天罗地网,红军似神兵天降,漫山遍野杀声震天,捷报频频传来。

这“半部电台”一直没被丢弃,它陪着红军战士走完了漫漫长征路,在一次次战斗中立下大功。

7

1936年11月22日,李公朴与史良、邹韬奋等人遭国民党政府逮捕。这就是有名的“七君子”之案。李公朴从容不迫,发出呐喊:“决不丧失立场和人格!拼将七人的自由,争取四万万五千万人的自由!”

七君子合影(右二为李公朴)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的形式下,于7月31日被迫释放了“七君子”。出狱后的李公朴积极投身抗日民主运动,他在抗日战争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前往华北抗日前线,从事战地教育,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号。“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李公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民主事业奉献终身。

8

1931年起,史良开始当律师,那时她31岁。史良尽其所能地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保障民众的合法权利,她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为党的忠实盟友,她时时为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被捕、遇难而震惊,先后参与营救了任白戈、邓中夏、熊瑾玎等多位革命志士。

史良办公桌上的银盾,上面刻着“人权保障”四个字

史良充分运用上天给的天赋和胆量,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追求真理,她是新中国首任司法部部长,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之一,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当年毛泽东主席给史良的任命书

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

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记住他们的名字,

传承弘扬他们留下的“精神宝藏”,

砥砺再出发,阔步向未来。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