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互促进,根据区域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打造蕴含无锡人文情怀的民族工作品牌,东亭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获得省、市民宗部门的充分肯定。
东亭街道现有回、满、苗、壮、撒拉、维吾尔等27个民族的民族居民600人左右,并呈逐年增加态势。东亭街道积极打造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的“红石榴家园”,在潜移默化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成为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各民族同胞的温馨家园。
活动阵地,提升精神归属感
“让每个孩子在切身感受中了解不同民族的风格魅力,认识到民族统一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童心向党。”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共47位少数民族学生,包括满族、回族、土家族等,东亭街道“红石榴家园”便落户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异彩。
东亭街道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结合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泥塑特色课程,打造锡山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示范点。近2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两展厅一楼道一长廊”,集宣传展示、公益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小朋友手绘民族人物形象的石榴花艺术墙、各民族分布情况的红石榴主题展厅、56个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楼道、极具民族特色的邮票专题展厅、师生捏制的民族泥塑作品长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小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心手相牵,画出最大同心圆
依托“红石榴家园”这一阵地,东亭街道创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精准对接各民族群众需求,把贴心服务送到各民族群众的心坎上。
“我们充分发挥‘红石榴家园’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结合本土和少数民族风俗,开展文艺汇演、志愿服务、法律咨询等一系列活动,如化隆爱心拉面走进江南颐养院、走访少数民族优秀创业者等,使‘红石榴家园’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家园。”东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广泛参与“红石榴家园”活动,东亭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更加牢固。此外,街道完善民宗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向社区、学校、企业有效延伸,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于日常创业就业、扶贫救助、文化交流等活动之中。
山海情缘,绚丽绽放团结花
“红石榴家园”建设是东亭街道统战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亭街道以基地为“家”,通过广泛链接新联会、商会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阵地服务功能,打造对口支援、东西协作的重要窗口,不断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
来自青海化隆的高文才在锡经营拉面店已有20多年,在他把化隆面食文化带到东亭的同时,东亭牵手化隆围绕产业合作、捐资助学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建立起良好的扶贫协作关系。如此深厚的情谊,曾经的异乡早已成为高文才心中的第二故乡。化隆县二塘乡香里胡拉学校就是由东亭街道牵头协调,东亭商会各爱心企业积极响应,多方合力促成的锡山区最大的社会援建项目,投入近200万元,焕然一新的校舍矗立在青藏高原上,解决了100多位少数民族孩子的就学问题。东亭和化隆虽相隔千里,但以对口帮扶为纽带的东西协作,深度拓展了“红石榴家园”活动内涵外延,推动互助创新发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东亭街道将进一步推动各项民族工作落细落实,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锡山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