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方华灿:望见了北斗星,知道了方向
2021-07-28 14:08:00  来源:荔枝新闻  
1
听新闻

编者按: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战火纷飞到河清海晏,初心不改的高龄党员如何看今日之中国?风华正茂的青年党员又当如何奋进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跨越时空的对话丨“00后”大学生党员对话老党员》系列报道,用信仰串联时空长河,以对话感悟初心、传承使命。

荔枝新闻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许迪侃 视频/奚宇 设计/叶如冰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的“深海一号”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

由于“深海一号”大气田位于海南陵水海域,这个熟悉的地名让在京求学的海南姑娘王艺晓的心里泛起涟漪,自己的家乡因为海洋石油的发展仿佛被覆上了一抹光亮,为国为家,与有荣焉。王艺晓今年读大二,在清华大学学习新闻与传播,几经思虑,她决定以一个“00后”党员的身份,去探访伴随石油行业成长的可敬的老党员,以新闻人的视角,去了解发生在家乡的“大项目”的前世今生。

见到方华灿时,方老已为见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和王艺晓对话开始前,方老提出,要先唱一首歌,“望见了北斗星,知道了方向……共产党好比那火红的太阳,有了他自由的花儿开放,有了他革命的歌儿高声唱……”

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方华灿,祖籍安徽定远。方华灿的父亲青年时期就来到北京,方华灿在北京出生并度过了少年时期。

1948年,方华灿和许多同学一样,受“科学救国”影响,立志学习理工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大学(即今天津大学)机械系。然而入学仅三个月,北洋大学就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被迫停课。为了保护校园不受破坏,学生自治会组织了护校队,两人一组,每日巡逻,方华灿也在其中。在同伴随身带着的袖珍收音机里,《望见了北斗星》深深触动了这个18岁少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方华灿找到了自己决心一生追随的信仰——中国共产党。

几经考验,方华灿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14日深夜,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主楼的地下室里,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一生,方华灿再也没有感受过心灵上的迷茫与动荡。

青年时期的方华灿

投身石油业报效祖国

1949年以前,中国仅在甘肃玉门和陕西延长等地有石油开发,十几万吨的石油年产量难以满足而后抗美援朝前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1951年,在时任石油管理总局副局长的严爽的动员下,正在机械系读大三的方华灿,放弃了汽车、机车工程等多个方向选择,和二十几位同学一起,毅然走入了石油领域的大门,自此,中国有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石油专业人才。

方华灿与同学在北洋大学教学楼前合影(后排左二为方华灿)

当时国内的石油机械专业“一无教师、二无教材”,方华灿与20几名同学只好离开校园奔赴甘肃玉门,在生产实践中继续学业。从天津出发的火车只能到西安,剩下的路方华灿和大家挤在运石油桶的卡车一路颠簸。因为是敞篷车,风吹日晒还不算,土路扬起的飞尘扑满了全身,只露出了两个眼睛,彼此均以“土人”戏称。白天吃的是自带的干粮,喝的是背壶中的凉水。晚上住驿站睡土炕,夜里也只能到野外方便,“干石油就必须要艰苦奋斗”,十天的旅程成了方华灿亲身体验的第一课,从此,石油成了方老奋斗一生的事业。

身穿工作服、老羊皮的井场实习队员(前排右一为方华灿)

钻研海油填补空白

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在西北、东北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及大庆油田。1963年,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但我国的石油勘探却仍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海油仍处于空白。

1965年,随着前一年天津大港油田的发现,且与渤海大陆架相连,我国石油工业部决定下海找油,填补我国“海上无油”的空白。方华灿又一次响应号召,成为了我国第一批海洋石油工程教学科研人员。

1983年 方华灿在河船上考察滩海石油工程项目

不同于陆地,海洋石油勘探与开采需要建造专门的海洋平台,并且在勘探开发的过程中,设备受到海洋环境影响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是当时既有的技术设备很难解决的,因此海上技术装备难度更大。“当时说海上技术装备是石油勘探开发工业里边的精华,我一听更动了心了,我非得要搞搞这个高精尖精华,帮国家解决这个难题。”方华灿说。

就这样,方华灿把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从陆上石油矿场机械转向专攻海洋石油装备。与当初投身石油专业时一样——没有书,也没有人教,方华灿就到大港油田实地看设备、做设计,跑遍了当时的机械部、石油部,从能够接触到的各种渠道搜集海洋石油装备的资料,并于起步的十几年间,先后参与了三次海洋石油装备的生产实践,一边拓展理论知识,一边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技能。

1988年 方华灿在“南海五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上调研(右二为方华灿)

1978年,方华灿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在全国高校里第一个成立了海洋石油装备的研究室,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走上了海洋石油装备自主创新的科研之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于几十年的研究成果的支撑,和200多个海洋石油钢结构的构件模型的低温疲劳断裂试验,2003年,由方华灿参与的 “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通过这套系统的评定,渤海石油公司的一座已至设计寿命的采油固定平台,对个别构件略作加强后,延长服役3年,多生产原油4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

“所以这个项目相当于是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对吗?”王艺晓略带诧异地向方华灿确认。“对,25年就搞成这么一件事儿,不过我非常的高兴,感到自己没有虚度年华,总算给国家做出点贡献。”方华灿又认真地端详了会儿手里的证书。

培养出来千千万万的人 去为石油工业奋斗

大学毕业后,方华灿一心想在一线扎下根,但负责分配的领导告诉他,如果去到一线就只有一个人,而去学校任教,可以培养出来千千万万的人为石油事业奋斗,这是一股怎样的力量。从此,方华灿投身石油专业教育,一干就是69年。

方华灿回忆,刚到清华任教时条件艰苦,但苦中有乐。方华灿对王艺晓说,从前,国内没有一本有关石油的书,只能拿油田一线的实习报告做素材。没有教材他就学俄文,翻译苏联的俄文材料编写讲义。来不及正式装订,就和同事刻蜡版油印后在上课时发给学生,捧着一双黑手,带着一身墨香,去学堂里做“匠人”。但正是那段 “匠人”般的日子,让他最初体会到了传授知识的快乐,所以每每想起,那股油墨香气他依然感念。

为了大规模培养石油专门人才,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方华灿又一次参与筹建,并负责起草计划任务书。随着北京石油学院培养的人才陆续“输出”,西安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东北石油学院也得以快速发展。1964年,我国各石油院校已培养了石油专业大学生10万名,当时我国石油行业70%的科技人员都来源于此,石油人才储备得到极大夯实。

69年间,方华灿一边培养学生,一边搞科研,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形成体系、融入教材。编著出版了《钻井机械》、《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理论基础》等6部教科书;《模糊概率断裂力学》、《海洋石油钢结构的疲劳寿命》等8部学术专著。其中,《海洋石油工程》获石油与石化优秀图书一等奖,并于2015年由荷兰ELSIVIER图书公司译成英文在全球发行。

“我多希望可以为一代代的年轻人擦亮那个北斗星,让他指引着你们去建设一个更耀眼的中国。”

方华灿说,投身石油、钻研海油、培养人才,自己的人生重大抉择,无不是受到党的召唤和指引,中国共产党就是自己人生中的北斗星,永远跟党走是自己一辈子的坚守。72年来,方华灿一心扑在科研教学上,如今91岁的他,仍然在为石油大学的学生们不定期的举办讲座,一边教授知识,一边在精神上激励新时代的孩子们为新的一百年不断奋斗。

方华灿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职责使命,新时期的年轻党员不必事事遵循老党员的足迹,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永远应该是每一名党员的不变追求。

(鸣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离退休工作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